咏史.曹参

人彘风腥起两宫,艾豭歌唱满秦中。

酒壶不但容齐狱,时事方宜用盖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翻译

人彘的恶臭在两宫弥漫,秦中的百姓哀歌遍地。
酒壶中不仅盛满了齐国的苦难,当前的局势正需要像盖公那样的贤者来治理。

注释

人彘:形容极度残忍的人身侮辱,这里指代宫中发生的惨剧。
风腥:形容恶臭和血腥气息。
两宫:指皇宫,这里可能特指秦朝的宫殿。
艾豭:古代对受刑者的蔑称,此处指代受苦受难的人们。
秦中:指秦国或秦朝的地域,这里可能特指长安。
酒壶:象征苦难深重的社会现实。
齐狱:比喻齐国的苦难,也可能暗指秦朝的暴政。
时事:指当时的政治形势。
盖公:历史上的人物,盖宽饶,以清廉公正著称,这里借指能解决问题的贤者。

鉴赏

这首诗名为《咏史·曹参》,作者是宋末元初的陈普。诗中通过描绘“人彘”和“艾豭歌唱”的场景,暗示了宫廷内部的腐败与动荡,以及民间对于统治者的不满情绪。"风腥起两宫"可能暗指宫廷斗争的残酷,而"艾豭歌唱满秦中"则以讽刺的口吻描述了百姓在艰难时局下,只能借歌声排遣愁苦,犹如秦地的野猪般发出哀鸣。

诗人接着将历史人物曹参引入,曹参是西汉名臣,以清静无为的治国理念著称。"酒壶不但容齐狱"一句,可能是借曹参的主张来批评当政者过度严苛的刑法,暗示需要宽简的政策来缓解社会矛盾。"时事方宜用盖公"中的“盖公”即盖宽饶,也是汉代贤臣,以宽容执法而闻名,诗人借此呼吁当权者效仿他们,采取更为开明的治理方式。

整首诗以历史典故为引,寓言时事,表达了对朝廷腐败和民生疾苦的关注,以及对清廉政治的向往。

收录诗词(763)

陈普(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史.萧何

三人断尽楚关梁,一诎雄吞十七王。

高帝功臣总功狗,汉家无爵赏萧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咏史(其二)萧张

晦迹功曹不受徵,兴亡事已若丹青。

世间尽有文章客,谁信龙蛇尺蠖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咏史(其一)萧张

汉高礼义入陵夷,械到萧何更有谁。

惟有子房云外客,不称名字冠当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咏史.萧望之

石显深持两世枢,尚书何苦恋中书。

九原若遇韩延寿,祇共咨嗟叹两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