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地狱图

峨峨非剑阁,有树不堪攀。

佛手遮不得,人心似等闲。

周王应未雪,白起作何颜。

尽日空弹指,茫茫尘世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高峻的并非剑门关,有一棵树却难以攀登。
佛手也无法遮挡,人心却仿佛平常般容易动摇。
周王应该还未见到雪,白起会露出怎样的表情呢?
整天只是徒然弹指,在这广阔无垠的尘世中。

注释

峨峨:形容山势高峻。
剑阁:古代地名,以险峻著称。
树:指某一具体树木。
堪:能,可以。
佛手:佛教中的象征,比喻慈悲或保护。
遮不得:无法阻挡。
人心:人的内心。
等闲:寻常,轻易。
周王:古代中国的君主,这里可能代指最高统治者。
未雪:还未下雪,暗示时令或环境。
白起: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此处可能象征历史人物。
作何颜:露出何种表情。
尽日:整天。
空弹指:徒然弹指,表示无能为力。
茫茫:广大无边。
尘世间:世俗世界。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贯休的《观地狱图》,从内容上看,诗人通过对一幅描绘地狱情景的画作进行观察,抒发了自己对人世间疾苦和佛法的理解。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凝练。

首句“峨峨非剑阁,有树不堪攀。”运用夸张手法描绘画中地狱的情景,山岩陡峭如同利剑,无处可攀,传达出一种绝望和恐怖的氛围。

接着,“佛手遮不得,人心似等闲。”诗人通过佛手无法遮盖的地狱之大,反衬出人心的平静无波,这里或许隐含了对人性复杂性的思考,一方面是内心的平和淡定,另一方面则是不为外界所扰。

“周王应未雪,白起作何颜。”此句引用历史事件,周王(指周文王)之所以能够未雪即知天下太平,是因为他德泽所被,人心归向。而白起,唐朝名将,以残酷著称。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德与暴的不同结果。

最后,“尽日空弹指,茫茫尘世间。”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和人生苦短的感慨,整天空闲弹奏琴瑟,却难以超越尘世的束缚。这里流露出一种对红尘俗世的淡泊与超脱。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观赏地狱图,触发了诗人对于生命、苦难以及佛法等深层主题的思考,展现了贯休在宗教哲学方面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738)

贯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姜。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 字:德隐
  •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 生卒年:832~912

相关古诗词

观李翰林真二首(其一)

日角浮紫气,凛然尘外清。

虽称李太白,知是那星精。

御宴千钟饮,蕃书一笔成。

宜哉杜工部,不错道骑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观李翰林真二首(其二)

谁氏子丹青,毫端曲有灵。

屹如山忽堕,爽似酒初醒。

天马难拢勒,仙房久闭扃。

若非如此辈,何以傲彤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观棋

逸格格难及,半先相遇稀。

落花方满地,一局到斜晖。

褚胤死不死,将军飞已飞。

今朝惭一行,无以造玄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过商山

吟缘横翠忆天台,啸狖啼猿见尽猜。

四个老人何处去,一声仙鹤过溪来。

皇城宫阙回头尽,紫阁烟霞为我开。

天际峰峰尽堪住,红尘中去大悠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