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水未游遍,其如归梦何。
独怜黄渚月,相隔白沤波。
秋尽那无雁,霜迟尚有荷。
终期共灯火,插架异书多。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仇远所作,名为《寄陈南翔张伯成主宾》。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于未能游历山水的遗憾。
"山水未游遍,其如归梦何" 表示诗人对于尚未深入探索自然美景的遗憾,而这种心情就像做一场归乡的梦,表达了对家乡或亲友的强烈思念。
"独怜黄渚月,相隔白沤波"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孤独和隔绝的情感。诗人特别留恋于那遥远处的明月,同时也感受到与亲友之间的距离,如同隔着河水一般。
接下来的 "秋尽那无雁,霜迟尚有荷" 则是在描绘一个秋末冬初的景象。天空中没有大雁飞过,而地面上尽管已经是深秋时节,但仍旧可以看到一些晚开的荷花。这两句不仅描写了自然界的景色,也隐含着诗人内心对时光流逝、季节更迭的感慨。
最后,"终期共灯火,插架异书多" 表现了诗人的寂寞生活。即使到了生命的晚年,他也只能与灯火为伴,沉浸在各种不同的书籍中,以此来打发时光,寻求精神上的慰藉。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山水、月色、季节等自然元素,以及对书籍的热爱,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时的孤寂与思念之情。
不详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曾向清溪采白蘋,江东日暮别经春。
投金濑上思归客,浮玉山前忆故人。
千里云萍应念我,一庭风树敢忘亲。
挂蓑石暖苔衣厚,拟买渔舠作近邻。
湖山满目旧游空,风景荒凉客路穷。
雨意忽生桐叶外,秋光都在木樨中。
乾坤混混多游骑,江汉寥寥有断鸿。
自古隐人多嗜酒,却怜无酒醉新丰。
三年尘土白须眉,拟向西湖濯客衣。
林下杜鹃犹劝去,海边鸥鸟亦知几。
及瓜将得葵丘代,存菊须寻栗里归。
见说中山屠博士,乡心也趁白云飞。
七不能堪一不成,閒云自恨出山轻。
柳枝骆马爱心断,莼菜鲈鱼归兴生。
薄宦栖栖留泮水,故人渺渺隔台城。
对床风雨何时卜,共剪青灯话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