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秋庭晨课图为汪季辛

我亦人间失母人,秋庭题画更酸辛。

拒霜红后花如昨,率野黄时草不春。

经国四方成晚孝,为儿一日识天伦。

固知锡类君能及,应念征夫各有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我也如同世间失去母亲的人,秋天庭院中题画更是心酸凄苦。
菊花盛开后花朵依旧如昔,野外的草在黄色遍地时也不再有春天的感觉。
治理国家四方,我已年老才懂得尽孝道,作为儿子,我终于理解了亲情的真谛。
我深知你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他人,应该也会想到戍边的士兵们也有各自的亲人需要关怀。

注释

我亦:我也是。
人间:世间。
失母人:失去母亲的人。
秋庭:秋天的庭院。
题画:在画上题字。
酸辛:心酸凄苦。
拒霜红:菊花(拒霜花,秋季开花)。
花如昨:花朵依旧。
率野黄:野外的草。
草不春:不再有春天的感觉。
经国:治理国家。
四方:四方之地。
晚孝:年老时的孝顺。
天伦:亲情。
固知:深知。
锡类: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君能及:你能做到。
征夫:戍边的士兵。
各有亲:各自有亲人。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黄节所作,题为《题秋庭晨课图》,表达了诗人对失去母亲的深深哀思和对家庭亲情的怀念。首句“我亦人间失母人”,直接抒发了诗人自身的丧母之痛,将自己置于与普通人的共鸣之中。接下来,“秋庭题画更酸辛”描绘了在凄凉的秋季,诗人面对画作,触景生情,内心更加酸楚。

“拒霜红后花如昨,率野黄时草不春”两句,通过写秋天的景色,暗示时光流转,但母亲离去后的家庭氛围却仿佛停滞在了昔日的温暖中,即使菊花依然盛开,草木依旧黄萎,却失去了春天般的生机。诗人借此表达对母亲的思念和对家的眷恋。

“经国四方成晚孝,为儿一日识天伦”转而抒发对母亲教育的感激和对家庭责任的认识,诗人意识到,尽管母亲不在,自己仍需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尽晚年的孝道,理解并体验到家庭亲情的真谛。

最后两句“固知锡类君能及,应念征夫各有亲”,诗人感慨,虽然自己失去了母亲,但理解到世间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如同金属锡一般深厚,他希望读者也能体谅在外征战的人同样有家有亲人,表达了对普天下家庭的关怀和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542)

黄节(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冬青花

冬青花,花时一日肠九折。

隔江风雨晴影空,五月深山护微雪。

石根云气龙所藏,寻常蝼蚁不敢穴。

移来此种非人间,曾识万年觞底月。

蜀魂飞绕百鸟臣,夜半一声山竹裂。

形式: 古风

半云庵

天地等蘧庐,结庐复何事。

一间亦寄耳,况乃寄所寄。

我身正似云,于此适相值。

买邻不用钱,平分有馀地。

岂不爱专壑,孤立圣所惧。

平生志八荒,泽物乃吾素。

我行云不随,云行我复住。

出处两何心,得非以时故。

造物无全功,苍生竟谁吁。

石床坐忘言,各分一半愧。

形式: 古风

用拙为金罍徐氏赋

久知拙无用,饰巧以相贤。

而君独用拙,好古与世悬。

不见百围栎,濩落终天年。

岂其弃匠石,无用用乃全。

孔门七十子,愚鲁承禅传。

冲质抱元素,神工谢雕镌。

续凫而刻马,适以戕其天。

柳州正坐巧,望星犹乞怜。

一堕叔文累,挽海不可湔。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白拒霜

美人潇洒江水东,玉为肌骨冰为容。

岂无嫣红闹别浦,自性淡伫羞迎逢。

燕脂百斛斗宫饰,白帝有令毋纤秾。

霜纨雾縠许在列,其敢诲冶女不共。

阿环羽衣曾按舞,睡棠何事分春浓。

不如淡扫粉亦却,诸姨合避虢国封。

当时亲承香露渥,峡梦回首云无踪。

空闻天王守太白,朝元阁下悲秋蛩。

我来殷勤为花寿,铅霜赠尔瑶兔舂。

却向花间酌清气,叱御勿进琉璃钟。

形式: 古风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