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郊迓倅车暮归二首(其一)

簿书丛里得抽身,岂是将迎不厌频。

何处鸡豚燕同社,有时鸥鹭喜相亲。

山头落日催归骑,陌上丰年见醉人。

更羡柴门无限好,今宵相对月华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在繁忙的公文堆中找到片刻闲暇,难道是因为应酬太过频繁而感到厌倦。
不知道哪里有鸡犬共聚的农舍,有时能见到鸥鹭和谐相处的画面。
山顶的夕阳催促着回家的马匹,田野丰年让醉酒的人随处可见。
更加羡慕那简陋柴门中的宁静美好,今夜我们相对明月,新月初升。

注释

簿书:公文、账册。
丛里:密集的地方。
抽身:抽出时间,脱身。
岂是:难道是。
将迎:应酬、接待。
何处:哪里。
鸡豚燕:农家生活,鸡犬猪雀。
同社:共聚一处。
鸥鹭:水鸟,鸥和鹭。
相亲:和睦相处。
山头落日:夕阳西下。
归骑:回家的马匹。
陌上:田野小路上。
丰年:丰收之年。
见:看见。
醉人:喝醉的人。
柴门:简陋的木门,象征田园生活。
无限好:无比美好。
今宵:今夜。
相对:面对面。
月华新:新月初升的月光。

鉴赏

这首宋诗《出郊迓倅车暮归二首(其一)》是虞俦所作,描绘了诗人从繁忙的公事中抽身,享受田园生活的惬意。首句“簿书丛里得抽身”,形象地写出诗人摆脱文书劳顿的轻松,流露出对官场琐事的厌倦。接着,“岂是将迎不厌频”暗示了诗人并非单纯逃避,而是对频繁的送往迎来感到厌倦,渴望回归自然。

“何处鸡豚燕同社,有时鸥鹭喜相亲”两句,通过描绘乡村的和谐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简朴农家生活和与鸟类和谐相处的向往。鸡豚燕子共聚一堂,鸥鹭相随,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友好的田园风光。

“山头落日催归骑,陌上丰年见醉人”进一步描绘了归途中的景色,夕阳西下催促着归程,丰收的田野上人们欢饮作乐,诗人也被这喜悦的气氛感染。

最后,“更羡柴门无限好,今宵相对月华新”表达了诗人对柴门生活的深深羡慕,以及对眼前清新明亮月色的喜爱,寓意着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从官场抽身后的田园乐趣,展现了他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官场应酬的厌倦。

收录诗词(868)

虞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叶大猷挽诗(其一)

月旦评犹在,题舆事已非。

田园宁作计,鸥鹭本忘机。

此地期相款,终天愿忽违。

西风送丹旐,老泪不禁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叶大猷挽诗(其二)

非意俱飘瓦,高怀只杜门。

谁云九地底,犹抱十年冤。

未尽沧浪兴,难招楚些魂。

伤心追往事,愁极却无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圣龙长老资公求修佛殿疏余不暇作也昔丹霞烧木佛院主堕落须眉普贤劝修古佛末后童子證果居士举此公案二段以问圣龙若下得一转语则佛殿一时修了其或未然定又去聒扰檀施矣因作山偈奉送只此大胜作疏头劝缘也

风雨飘摇绀宇摧,百身古佛尽莓苔。

政须豪士修檀施,定自诸天打供来。

向晚钟鱼犹短气,只今龙象亦生哀。

道人莫惮朱门去,会有清莲一朵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正月二日大雪

东风欲动管灰飞,剪綵工夫莫恨迟。

残腊竟呈三白瑞,新春元与六花期。

羊羔酒好浮琼液,牛尾狸堪削玉肌。

欲就江梅赊一笑,前村容有未开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