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成君始终寄江夏胡先生诗二首用韵寄荅(其二)

人生萍梗受风吹,踪迹分飘底用悲。

碧海鳞鸿传锦字,清秋鸾鹄见冰姿。

为师喜有胡安定,知己岂无钟子期。

铃阁玉堂清切地,抽毫来与共论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明代倪谦的诗《行人成君始终寄江夏胡先生诗二首用韵寄荅(其二)》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首句“人生萍梗受风吹”以浮萍比喻人生的无常,暗示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被风吹动,难以自主。接着,“踪迹分飘底用悲”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无可奈何的漂泊感,不必过于悲伤。

“碧海鳞鸿传锦字”通过描绘鸿雁传递书信的场景,象征着与远方朋友的书信往来,寄托了诗人对胡先生的思念和情感交流。“清秋鸾鹄见冰姿”则赞美胡先生如清秋时节的高贵之鸟,冰清玉洁的品格令人敬仰。

“为师喜有胡安定”中的“胡安定”可能是指胡先生,诗人以“为师”相称,表达了对胡先生的尊敬和感激之情。而“知己岂无钟子期”借用古代知音故事,表达对胡先生的理解和默契,认为他如同古代的知音钟子期一样理解自己。

最后两句“铃阁玉堂清切地,抽毫来与共论思”描绘了一个清雅的环境,诗人期待能与胡先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展开深入的思想交流,共享智慧的火花。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知识探讨的渴望。

收录诗词(560)

倪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徐进士父挽诗

思亲有堂橘有轩,苔封石径无尘諠。

持竿随处坐临水,抱瓮或时行灌园。

服鸟三冬止萝屋,凤雏五色翔薇垣。

远道奔哀泪如雨,莫向月明重听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筠川书屋为清河太守致仕李君赋

一川寒玉水沄沄,晚节高风对此君。

藜杖醉吟三径月,角巾閒步九皋云。

碧窗灯影穿林见,石榻琴声隔岸闻。

治郡功成身早退,贤名千古重斯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云我轩

素涛一榻洗烦襟,兀坐相忘契谊深。

入户往来如有约,随时舒卷共无心。

端期捧日丹霄上,还拟从龙碧海浔。

欲访岩栖不知处,晓猿夜鹤伴秋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寿醉耕老人

老向青山友鹿群,养高林壑不求闻。

一壶常醉床头酒,数亩閒耕陇上云。

碧汉寿星晴晃曜,玉炉香篆暖氛氤。

郎君綵服承欢好,为问秋光到几分。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