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黄鹤楼公宴感成》,是明代诗人游朴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登临黄鹤楼时的感慨与思绪。
首句“水落平江秋色初”,描绘了一幅秋日江面水位下降,江面平静,秋色初现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萧瑟的氛围。接着,“登楼忍食武昌鱼”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美食的克制,或许暗示着内心的某种情感压抑或对过往的回忆。
“仙人成鹤归何处”一句,借用了仙人乘鹤归去的典故,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美好事物的怀念,同时也暗含着对自身命运的感慨。接下来,“老我将雏恨有余”一句,直接抒发了年老体衰、孤独无依的悲凉之情,以及对年轻时未能珍惜时光的遗憾。
“十六年前愁泪叠”和“数千里外梦魂疏”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通过时间的跨度和空间的距离,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伤和思念。最后,“客缘未了身犹寄,渺渺烟波信所如”表达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以及对未来命运的迷茫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面对岁月流转、人生变迁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思考,充满了深沉的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