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其三)

寿安楼子重重蕊。少见如鱼尾。向来染得渭脂红。

又自细摇花浪、动春风。赪鳞似是人谁信。

但向残红认。若教随水去悠然。

为报沙头玉鹭、莫贪鲜。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刘辰翁所作,名为《虞美人·其三》。从艺术风格上看,这是一首采用虞美人词牌的小令,通过对寿安楼景色的描绘和联想,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红尘俗世的超脱。

“寿安楼子重重蕊”一句,设定了一幅层叠楼阁、绿意盎然的画面。这里的“重重蕊”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楼宇的错落有致和繁复结构,同时也隐喻着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积累。

接着,“少见如鱼尾”将寿安楼的景色与水中游鱼相联系,通过“鱼尾”的独特形态,暗示了美好事物难以常见,也许是在抒发对过去美好的回忆无法重现的情感。

“向来染得渭脂红。又自细摇花浪、动春风”两句,则将楼中之景与自然界的春色紧密相连,通过“渭脂红”的比喻,强调了颜色的鲜明和持久,同时,“细摇花浪”和“动春风”则表现出一种轻柔而又生机勃勃的情态。

随后,“赪鳞似是人谁信。但向残红认”两句,借助“赪鳞”的形象,表达了对世间美好事物不易为人所信的感慨,同时通过“但向残红认”,诗人似乎在寻找一种超脱尘俗的方式,即便是面对残留的红颜,也只愿意去认同和珍视。

最后,“若教随水去悠然。为报沙头玉鹭、莫贪鲜”两句,则明确了诗人的心境,倡导一种顺其自然,不贪图世间新奇事物的生活态度。“沙头玉鹭”通常象征着超脱尘俗的高洁情操,这里可能是对自己或他人的一种劝诫,提醒我们在面对美好但易逝的事物时,要保持一种从容不迫的心态。

总体来看,这首词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超脱尘世的审美观念。

收录诗词(563)

刘辰翁(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字:会孟
  •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 生卒年:1233.2.4—1297.2.12

相关古诗词

虞美人(其九)城山堂试灯

黄柑擘破传春雾。新酒如清露。城中也是几分灯。

自爱城山堂上、两三星。枝头未便风和雨。

寂寞无歌舞。天公肯放上元晴。

自是六街三市、少人行。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其六)

魏家品是君王后。岂比昭容袖。风吹满院绣囊香。

谁赐大师师号、退昭阳。飞霞一落无根蒂。

空堕重华泪。离披正午盛时休。

闲为思王重赋、洛神愁。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其十一)

黄帘绿幕窗垂雾。表立如承露。夕郎偷看御街灯。

归奔河边残点、乱如星。开园蒋李游春雨。

蛱蝶穿人舞。如今烟草锁春晴。

并与苏堤葛岭、不堪行。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其八)客中送春

楼台烟雨朱门悄。乔木芳云杪。半窗天晓又闻莺。

比似当年春尽、最关情。客中自被啼鹃恼。

况落春归道。满怀憔悴有谁知。

犹记涌金门外、送人时。

形式: 词牌: 虞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