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其八)客中送春

楼台烟雨朱门悄。乔木芳云杪。半窗天晓又闻莺。

比似当年春尽、最关情。客中自被啼鹃恼。

况落春归道。满怀憔悴有谁知。

犹记涌金门外、送人时。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刘辰翁所作,名为《虞美人(其八)客中送春》。诗中的意境是深沉而又富有情感的。

“楼台烟雨朱门悄”一句,描绘出一个春日楼阁间弥漫着细雨和烟雾的静谧景象,朱门即红色的宫门,悄然无声,营造了一种幽深宁静的氛围。这里的“楼台”、“朱门”都象征着高贵的生活环境,但却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乔木芳云杪”这句中,“乔木”指的是坚固挺立的大树,而“芳云杪”则是说树梢间弥漫着春天的花香,通过对比强调了大自然与人世间高洁孤独之美。

“半窗天晓又闻莺”一句,以“半窗”的视角捕捉到清晨时分,微弱的阳光透过窗棂,而莺鸟的鸣叫声再次传入耳畔。这里通过对早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即将逝去的无奈与留恋。

“比似当年春尽、最关情”这两句,则是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感情。在春意渐尽之时,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忧伤,尤其是在客中的孤独感受更为强烈。

“客中自被啼鹃恼”一句,以“啼鹃”(即杜鹃鸟)的叫声比喻春天的离去,诗人在异乡他乡之地,被这种声音所困扰,心情更加凄凉。

“况落春归道。满怀憔悴有谁知”两句,则是描绘春天的花朵纷纷飘落,归根于大地,而诗人内心的忧伤和孤独却无人理解。在这里,“落春”不仅指自然界的变化,更象征着诗人的青春岁月和美好时光的逝去。

最后两句“犹记涌金门外、送人时”,则是回忆起往昔在繁华都市之外,曾经与亲朋好友告别的情景。这里的“涌金门”应指某个著名的地方,而“送人时”的情境,是诗人心中最为珍贵和难以忘怀的记忆之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沉留恋,展现了诗人在客中的孤独感受和对逝去青春的无尽哀愁。

收录诗词(563)

刘辰翁(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字:会孟
  •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 生卒年:1233.2.4—1297.2.12

相关古诗词

虞美人(其十七)花品

娟娟二八清明了。犹说淮阳早。钱欧陆谱遍花光。

红到寿阳、也不说淮阳。此花地望元非薄。

回首伤流落。洛阳闲岁断春风。

怎不当时道是、洛阳红。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其十六)春晓

轻衫倚望春晴稳。雨压青梅损。皱绡池影泛红蔫。

看取断云来去、似炉烟。愁春来暮仍愁暮。

受却寒无数。年来无地买花栽。

向道明年花信、莫须来。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其一)扬州卖镜,上元事也,用前韵

徐家破镜昏如雾。半面人间露。等闲相约是看灯。

谁料人间天上、似流星。朱门帘影深深雨。

憔悴新人舞。天涯海角赏新晴。

惟有桥边卖镜、是闲行。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虞美人(其十五)

情知是梦无凭了。好梦依然少。单于吹尽五更风。

谁见梅花如泪、不言中。儿童问我今何在。

烟雨楼台改。江山画出古今愁。

人与落花何处、水空流。

形式: 词牌: 虞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