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老卢曾见老黄梅,一首长廊落韵诗。
既是同坑无异土,家私莫与路人知。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普济所作的《送广州泰长老》,以老卢和老黄梅为引子,表达了对泰长老的送别之情。首句“老卢曾见老黄梅”暗示两位僧人年事已高,如同黄梅时节的老树,经验丰富。次句“一首长廊落韵诗”描绘了长老深厚的文学修养,他的离别赠诗如同长廊上的韵律,富有诗意。
“既是同坑无异土”一句,将僧人间的深厚情谊比作同处一个修行的坑(指佛教修行的场所),强调他们之间的默契和共同经历。最后一句“家私莫与路人知”,寓意长老的行迹和德行犹如家私,不应随意对外人透露,体现了对长老清修生活的尊重和保护。
整首诗通过比喻和隐喻,既表达了对长老的敬仰和祝福,也寓含了对僧侣生活的理解和尊重,是一首深情而内敛的送别诗。
不详
壁观胡僧入大梁,单传必死活人方。
至今此术遍天下,航海梯山空自忙。
大舶浮空驾浪来,顶门有眼未曾开。
南山虎口翻身出,日本生成一祸胎。
潮声忽转石头城,大舍峰高侧耳听。
五百个僧都不会,教他一一侍巾瓶。
大慈悲种小斑斑,软血功能也是闲。
首尾直兮眸子正,不知走却屋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