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金榜荣名俱失尽,病身为庶更投魑。
春娥慢笑无愁色,别向人家舞柘枝。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刘言史的《偶题二首(其一)》。从艺术风格和用词上看,这些诗句展现了古典诗词特有的意境和情感。
"金榜荣名俱失尽,病身为庶更投魑。"
这里的“金榜”指的是科举考试中公布功名的榜单,而“荣名”则是通过这类考试获得的荣誉与美好名字。诗人用“俱失尽”表达了对过去荣耀的一种放弃和失落感。而“病身为庶更投魑”,则描绘了一种身心俱疲、精神沮丧的情状。“为庶”意味着变得平凡,而“更投魑”则是指精神上的迷茫与困顿,可能是在暗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春娥慢笑无愁色,别向人家舞柘枝。"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天悠闲自得的情景。“春娥”是指春天的美好少女,“慢笑无愁色”形象地展示了她的淡定与从容。而“别向人家舞柘枝”,则可能是在表达这位女子即将离去,或者在告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景。“柘枝”是常用来比喻春天的花枝,这里可能象征着某种美好的东西或记忆。
整体上看,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过去荣耀与现实困顿之间的矛盾,以及面对生活变迁时的情感起伏。
不详
得罪除名谪海头,惊心无暇与身愁。
中使不知何处住,家书莫寄向春州。
年少共怜含露色,老人偏惜委尘红。
如何遂得心中事,每要花时不厌风。
一头细发两分丝,卧见芭蕉白露滋。
欲令居士身无病,直待众生苦尽时。
偶至无尘空翠间,雨花甘露境闲闲。
身心未寂终为累,非想天中独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