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试锁宿府学

悄无人语到高堂,爽气侵凌枕簟凉。

木叶彫风秋瑟瑟,檐花流雨夜浪浪。

灯明疏幔孤光暗,蛩咽空阶怨绪长。

心愿无期清梦断,一炉沉水自焚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试期间府学内深夜的静谧与凄清之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充满孤独与思虑的夜晚场景。

首联“悄无人语到高堂,爽气侵凌枕簟凉”,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寂静而清冷的氛围。高堂之上,四周一片寂静,只有凉爽的空气轻轻拂过,似乎连枕头和竹席都感受到了这份清凉。这里通过“悄”、“无人语”、“爽气”、“枕簟凉”等词语,生动地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凉意。

颔联“木叶彫风秋瑟瑟,檐花流雨夜浪浪”,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凄清的意境。秋风吹过,树叶凋零,发出瑟瑟声响;屋檐下的雨水如同波浪般倾泻而下,夜晚的雨声显得格外悠长。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忧愁。

颈联“灯明疏幔孤光暗,蛩咽空阶怨绪长”,将画面转向室内。微弱的灯光透过稀疏的窗帘,映照在黑暗中,显得既明亮又孤独。蟋蟀的鸣叫声在空荡的台阶上回响,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怨。这一联通过“灯明”与“孤光暗”、“蛩咽”与“怨绪长”的对比,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尾联“心愿无期清梦断,一炉沉水自焚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清梦破碎,愿望无法实现,只能依靠焚香来寄托心灵的慰藉。这一联以“心愿无期”和“清梦断”揭示了诗人的失落与绝望,同时也体现了其对精神寄托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府学内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秋试压力时的孤独、忧虑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富有画面感和哲理意味,是宋代文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收录诗词(339)

赵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政治家、词人。自号得全居士。宋高宗时的宰相。有《忠正德文集》10卷,清道光刊本。《四印斋所刻词》有《得全居士词》一卷,存词45首

  • 字:元镇
  • 籍贯:南宋解州闻喜(今属山西)
  • 生卒年:1085-1147

相关古诗词

登第示同年

氤氲和气凤城春,正是英豪得志辰。

雨露九重均造化,丹青千字富经纶。

古来将相皆由此,今见诗书不误人。

何处寒乡少年子,绿袍归拜北堂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守官长道之岷南过马务寨示知寨石殿直

夜关不锁戍无兵,负贩行歌乐太平。

绿野牛羊新牧地,颓垣烟草古边城。

山川自昔留形势,基业今谁问战争。

陇上少年多意气,弯弓徒自诧功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酬赠黄倅

翰墨文章妙若神,风流谈笑绝纤尘。

才华最盛东西蜀,闻望相高一二人。

清夺峨眉千岁雪,丽如锦水万花春。

我生不识东坡老,犹及颐庵见后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冯翊次韵邵子文寄赠之什

三见西风洛水秋,归心长共水悠悠。

扁舟未遂莼鲈愿,俗驾空贻猿鹤羞。

可见飘零疏酒盏,更惭落魄问朋游。

回头一笑君应会,薄有田园归去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