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仅可著孤身,何曾有四邻。
切须留一榻,让与细书人。
此诗描绘了一种清高脱俗的隐居生活,诗人表达了自己愿意独自一人,与世隔绝,不与四邻往来交流的愿望。"仅可著孤身"强调了这种超然物外的情怀,而"何曾有四邻"则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对世俗联系的淡漠。
然而,诗人的情感并非完全封闭,在"切须留一榻"中流露出一种留恋。"榻"指的是床或坐具,这里象征着一个简单的栖身之所。诗人希望保留这样一个空间,可能是为了思念,亦或是对某种情感的留存。
最后一句"让与细书人"则带有深意。"细书人"通常指的是书信送达者,这里暗示着诗人虽然不愿与世俗直接交流,但仍然希望通过书信这种间接方式,与外界保持某种联系。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复杂性,一方面追求超脱,另一方面又无法完全割舍情感世界。
总体而言,这四句诗勾勒出了一个既坚守孤独,又不失柔情的人物形象,是宋代文人特有情怀的体现。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惜齿埋之土,何曾愿世知。
终为交趾献,亦被普贤骑。
力却帝尧禅,犹为颍水羞。
似曾洗渠耳,不可饮吾牛。
闻说均州景,而今涴战尘。
应随黑杀帝,避地肯来闽。
一虎虽凶暴,其尊孔释同。
矫情馈夫子,合爪礼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