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儒见和四诗钦叹高妙谨用韵为答卒章问讯汝霖幸呈似也(其四)

好在苏夫子,琴书安稳不。

尺书寄双鲤,一一无沉浮。

不见才几日,沃若桑已稠。

应与曜庵人,静话同茶瓯。

目送归飞鸿,缥渺天南头。

趣合略畦畛,道同当共谋。

何时暂来旋,促驾毋停辀。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幸亏有苏夫子,他的生活平静如琴书相伴。
一封长信装入鱼腹,每一条都安然无恙。
才分别没几天,田间的桑叶已长得繁茂。
他应该和曜庵的人,静静地品茶交谈。
我望着鸿雁远去,消失在遥远的南方天空。
我们的志趣相投无需拘泥于界限,道义相同就该共同谋划。
何时能暂且来访,赶紧驾车不要停留。

注释

苏夫子:指代某位有学问、生活安逸的人。
琴书安稳:形容生活宁静,以琴书为伴。
尺书:古代常用信函,这里指书信。
双鲤:古时书信常藏于鱼腹,象征鱼跃龙门,寓意传递书信。
沃若桑已稠:形容桑叶茂盛,暗示时间过得很快。
曜庵人:可能是朋友或熟人的居所或代称。
静话同茶瓯:静静地坐着喝茶聊天。
目送归飞鸿:看着鸿雁飞向远方,寄托思念。
趣合略畦畛:意指志趣相投,不必拘泥于常规。
道同当共谋:道义相同,应当一起商量事情。
暂来旋:暂时来访,旋即离开。
促驾毋停辀:催促驾车的人快点出发,不要停下。

鉴赏

这首宋诗以文儒间的互动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陈长方的赞赏和期待。首句“好在苏夫子”借用苏轼的典故,赞扬对方如同苏东坡般才情出众,生活态度安稳。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尺书寄双鲤,一一无沉浮”,描绘了他们之间书信往来的频繁且顺畅,暗示友情深厚。

“不见才几日,沃若桑已稠”运用比喻,形容朋友虽然短暂分离,但彼此之间的友谊迅速增长,如同桑树叶子繁茂。诗人想象与友人曜庵人相聚时,他们会静静地品茶交谈,共享宁静时光。

“目送归飞鸿,缥渺天南头”描绘了诗人遥望天边飞翔的大雁,寄托对友人的思念,同时也寓言他们的友谊如鸿雁般自由自在。接着,“趣合略畦畛,道同当共谋”强调了他们志趣相投,即使观点相同,也有共同的规划和追求。

最后两句“何时暂来旋,促驾毋停辀”表达出诗人期盼友人能暂时来访,他将热情地邀请并催促朋友前来,不要让车轮停止。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相聚的渴望。

收录诗词(56)

陈长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文儒见和四诗钦叹高妙谨用韵为答卒章问讯汝霖幸呈似也(其三)

记公当日事,天上冠群英。

偕计旅庭实,稚齿先飞声。

胸中五色绢,补衮泽斯民。

云胡卷而归,不效岐山鸣。

翛然脱外累,志尚惟清宁。

坐使嘉谷富,无复生蝗螟。

因公古人风,并得千载情。

形式: 古风

文儒见和四诗钦叹高妙谨用韵为答卒章问讯汝霖幸呈似也(其一)

我贫如曲逆,瓮牖门垂席。

莽苍且三餐,鹏鴳俱自适。

功业薰天地,等是一戏剧。

高堂亲鹄发,甘脆尚谋食。

空馀圣门事,黾勉愧强力。

前修皎日星,一一是标的。

未敢如求赐,自画兼愿息。

形式: 古风

古剑行

不辨干将与莫耶,仗之使我心无邪。

光芒紫气射牛斗,知音今不乏张华。

百鍊精刚欧冶手,一仗尚能清九有。

有时阴霭天地昏,匣中飞电金蛇走。

切玉如泥未足珍,终当化去乌足神。

愿与朱云斩邪佞,岂甘埋没延平津。

莫道承平便无用,长使奸雄毛骨竦。

上决浮云日月明,疾视羞为一夫勇。

形式: 古风

边公明尽屏荤茹因成古风约叔度良佐周翰同赋公明学佛而不专意性理故及之

君不见何曾万钱不下箸,一食淋漓污刀俎。

又不见王济春醪人抱瓮,盈缶蒸豚渍人乳。

百年光景电画水,口腹何须事如许。

夫君景德公侯家,鸣钟列鼎相矜誇。

奈何乌帽嵌岩底,栽松艺菊餐烟霞。

年来删薙到口腹,不待闻韶便忘肉。

前身知是永禅师,想似当年房相国。

庖厨渐远世缘轻,定水泓澄久更明。

蒲团好究风幡句,率陀未是公归处。

一日还家不移步,方信今吾了非故。

作诗相贺杂苦语,爱人以德吾非据。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