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古梅吴府教

万木风饕冻欲痴,孤根逗暖正斯时。

树槎牙历百千岁,花摘索开三两枝。

兄弟山矾应未称,交朋松竹恐相宜。

玉堂标致和羹味,可是香名满世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冬日寒风吹得万物仿佛冻结,唯有孤根在温暖中苏醒。
历经千年沧桑的树木,只有少数枝头绽放花朵。
山矾花或许还不足以与它匹配,松竹相伴可能更为合适。
它的芬芳如同美食的调料,是否已让香气闻名于世。

注释

万木:众多树木。
风饕:猛烈的寒风。
冻欲痴:几乎要被冻僵。
孤根:单独的根部。
逗暖:迎接温暖。
树槎牙:树木扭曲不规则的样子。
历百千岁:经历数百上千年的岁月。
花摘索:勉强开放的花朵。
三两枝:少数几枝。
兄弟山矾:其他的山矾花。
应未称:可能不够匹配。
交朋松竹:与松竹为伴。
恐相宜:恐怕更适合。
玉堂:高贵的厅堂。
标致:风采出众。
和羹味:调和食物的味道。
香名:香气的名声。
满世知:闻名于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田园图景。"万木风饕冻欲痴,孤根逗暖正斯时"写出了春天万物复苏,树木在温暖的阳光下逐渐苏醒的情景。"树槎牙历百千岁,花摘索开三两枝"则形象地描绘了古老巨树和初放的花朵。

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以及对悠久历史与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兄弟山矾应未称,交朋松竹恐相宜"表明了诗人对于亲情和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环境和谐共处的期待。

最后,"玉堂标致和羹味,可是香名满世知"则可能暗指某种美好的东西,或是一种精神追求,是众所周知的。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远的思想内涵,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和世界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455)

杨公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见竹溪罗权府

琅玕万个碧云深,长覆晴川数亩阴。

渭水侯封元有节,葛陂龙化本无心。

波光静处涵清影,滩濑鸣时和好音。

除却寒流相映外,此君那许俗尘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见远楼次敏斋陈先生韵

目欲穷千里,楼头著意看。

云横知岫远,野迥觉天宽。

对景诗怀壮,乘风衣袂寒。

主人还解事,容我恣凭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四用韵(其十)

因循身渐老,性懒谒王侯。

尝到新蓝尾,翻馀旧历头。

春来虽可喜,岁去抑何愁。

桃板书联句,三平二满休。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四用韵(其九)

爱梅能独立,不与众芳同。

花贮香千斛,梢笼月一弓。

倚松还傍竹,洗雨更梳风。

和靖清吟后,题评愈不穷。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