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胜果寺秋怀》由明代诗人郑善夫所作,描绘了深秋时节在寺庙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句“山寺行逢红槿花”,诗人漫步于山间古寺,偶然间遇见了盛开的红槿花,这不仅为清冷的秋日增添了一抹鲜艳的色彩,也暗示着生命虽短暂却依然绚烂的主题。接下来,“江南风物望中赊”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好景致的向往,但又似乎难以触及,隐含着一种距离感和不可得的遗憾。
“棘云萝月同秋思,鸿雁鹙鸧亦岁华”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棘树、云朵、月光、鸿雁、鹙鸧等元素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更迭的感慨。
“多病茂陵仍去国,长贫杜曲尚无家”则直接揭示了诗人的个人境遇。茂陵,这里可能借指长安,暗示诗人远离家乡,身居异乡;杜曲,古代地名,常用来指代隐居之地,此处可能表达了诗人渴望归隐的心愿。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因疾病缠身、生活贫困而不得不远离故土、漂泊他乡的无奈与苦涩。
最后,“白袍黄帽从吾好,归去沧洲问钓槎”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白袍黄帽是古代文人常见的装束,象征着诗人的身份与追求。归去沧洲,即回到宁静的水边,隐居垂钓,是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方式。这句话不仅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现实困境的一种逃避与解脱。
整体而言,《胜果寺秋怀》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秋的景色与诗人复杂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