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咏(其二)

闭户无还往,端居废礼容。

花为贫富焰,燕是旧过从。

持屐对人蜡,绽衣看妇缝。

非同叔夜傲,切莫怪疏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我关上门不再外出,静坐家中废弃了礼节仪容。
花朵因贫富而绽放或凋零,燕子依旧如旧地飞来飞去。
我拿着鞋子对着人像蜡像一样沉默,看着妻子缝补衣物。
这并非像嵇康那样孤高自傲,只是请不要责怪我的懒散疏忽。

注释

闭户:关门不出。
还往:来往。
端居:静坐。
废礼容:废弃礼节。
贫富:贫穷与富有。
焰:比喻盛况或衰败。
燕是旧过从:燕子依旧如常飞来飞去。
持屐:拿着鞋子。
蜡:形容沉默不语。
绽衣:破旧的衣服。
叔夜:指嵇康,三国时期名士。
傲:孤高。
疏慵:懒散疏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宿的《自咏(其二)》,描绘了作者闭门独处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首句“闭户无还往”表达了诗人与外界交往的减少,生活节奏的宁静;“端居废礼容”则暗示了他专注于内心,对外在礼节有所忽略。

接下来的两句“花为贫富焰,燕是旧过从”,通过对比花的繁盛与贫富之别,以及燕子的旧时来访,寓言性地反映了世事变迁和人情冷暖。诗人以花喻人,暗示世态炎凉,而燕子的旧日来访则象征着旧友的稀少。

“持屐对人蜡,绽衣看妇缝”这两句,诗人描述自己穿着破旧的衣物,拿着鞋子等待客人的蜡烛照明,形象地刻画出生活的简朴和对家庭生活的关注。

最后两句“非同叔夜傲,切莫怪疏慵”,诗人引用嵇康(字叔夜)的典故,表明自己的行为并非傲慢,而是因为心境淡泊,无意于世俗应酬,希望读者不要因此误解他的懒散。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坚守。

收录诗词(420)

胡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九九五~一○六七)。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历官扬子尉、通判宣州、知湖州、两浙转运使、修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以尚书吏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知杭州。四年,除太子少师致仕,命未至已病逝,年七十三(《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四《胡公墓志铭》)。他在北宋仁宗、英宗两朝为官,位居枢密副使,以居安思危、宽厚待人、正直立朝著称,死后谥文恭

  • 字:武平
  •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相关古诗词

自感(其二)

我不嫌髭白,白髭何自落。

虽然失丑衰,将恐日疏薄。

有生无不老,岁事看秋箨。

一身忧已大,毫发谁能度。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自感(其一)

左目忽昏花,愁心乱剧麻。

文书都莫见,药物近凭他。

眸子终何似,形躯且愿嘉。

唯期一开泰,再望日中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至和元年四月二十日夜梦蔡紫微君谟同在阁下食樱桃蔡云与君及此再食矣梦中感而有赋觉而录之

朱樱再食双盘日,紫禁重颁四月时。

滉朗天开云雾阁,依稀身在凤皇池。

味兼羊酪何由敌,豉下莼羹不足宜。

原庙荐来应已久,黄莺犹在最深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至香山寺报秀叔

家近心还速,川长马易疲。

望山孤寺出,渡水夕阳迟。

来向林间宿,归须月上时。

只应庭际鹊,已报汝先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