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蒋升仲承事

扁舟来往适吾真,却笑旁观道隐沦。

三釜岂无儿可就,百年要与酒相亲。

剩栽梅竹皆缘客,晚得冠裳不语人。

试向南塘问渔牧,定于此老亦沾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扁舟来去恰合我心意,却嘲笑旁人选择避世道路。
难道我没有孩子可以培养,只想一生与美酒相伴。
多余的梅竹种植都是为了客人,晚年得到官位也不愿多言。
试着向南塘的渔夫和农人询问,他们定会说,这样的晚年我也感伤流泪。

注释

扁舟:小船。
来往:来回。
适:适合。
吾真:我的本心。
却笑:反而嘲笑。
旁观:旁人。
道隐沦:避世的道路。
三釜:三个锅,比喻生活所需。
儿可就:孩子可以培养。
百年:一生。
酒相亲:与酒为伴。
剩栽:多余地种植。
梅竹:梅花和竹子。
缘客:为了客人。
冠裳:官位。
不语人:不愿多言。
南塘:南方的池塘。
渔牧:渔夫和农人。
此老:这样的老人。
沾巾:感伤流泪。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所作的《悼蒋升仲承事》,表达了对友人蒋升仲的深深怀念和对其人生态度的赞赏。首句“扁舟来往适吾真”描绘了蒋升仲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如同扁舟在水上漂泊,追求内心的真我。次句“却笑旁观道隐沦”则写出他对世俗名利的淡然态度,笑对世间的纷扰,选择隐逸之道。

第三句“三釜岂无儿可就”中的“三釜”象征物质生活,暗示蒋升仲虽然家境尚可,但他并不看重这些,更重视精神上的追求。第四句“百年要与酒相亲”进一步揭示了他的生活情趣,他选择与酒为伴,享受人生的闲适时光。

第五句“剩栽梅竹皆缘客”表达他对友情的珍视,通过种植梅竹来款待来访的朋友。最后一句“晚得冠裳不语人”暗指蒋升仲晚年虽有官位,但并不张扬,保持低调,不轻易与人言说,体现了他的谦逊和淡泊。

结尾处,“试向南塘问渔牧,定于此老亦沾巾”,诗人设想询问渔夫和农人,他们定会因蒋升仲的高尚品格而感动落泪,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哀思和敬仰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蒋升仲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人格魅力。

收录诗词(515)

陈傅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晚移舟塘次值风而回华叟兄有诗次韵

经春屏迹与谁同,苦雨衣篝亦自烘。

方此欲为官况事,依然不值世情风。

蒙茸水国蒲荷荡,馥郁田家橘柚丛。

最是一年行乐处,翻成咄咄坐书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清明后一日宴客明日宗易送牡丹有诗次韵

客去朝酲恶,诗来晚思和。

名花如洛上,佳句近阴何。

雨故妨新火,春应堕梦柯。

莫将行乐地,蜗角动干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喜雨

天顾于人略有情,片时收尽越山青。

老农望外扶犁立,倦客愁边拥被听。

尘翳欲清阊阖道,井花已上辘轳亭。

冥冥直待黄梅熟,未要风池看约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游云顶院和徐叔子韵

老大生憎儿女态,更无春怨与秋悲。

略将杯酌随宜具,剩有溪山取次嬉。

爱客不妨兼泛泛,论文何苦太奇奇。

况曾窥得尊生术,通昔蒲团日一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