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朱景伯来见

平生四海弟兄之,况是乡关见白眉。

方醉梦中能独醒,自离乱后笃相知。

溪山坎坎劳飞旆,风雨潇潇苦说诗。

老耳不堪闻别语,青镫对影复何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一生以来结交了四海的兄弟们,更何况是在故乡见到白发的老友。
在醉梦中还能保持清醒,自从战乱后我们更加深了彼此的了解。
山水间频繁奔波,旗帜飘摇,风雨中凄凉吟诵诗歌。
年迈的耳朵已无法承受离别的言语,只有青灯下与影子相伴,不知何时重逢。

注释

四海:指全国各地的朋友。
乡关:故乡。
笃:深厚,坚定。
飞旆:旗帜飘动,形容奔波劳碌。
潇潇:形容风雨声凄凉。
别语:离别的话语。
青镫:青色的油灯。
何时:什么时候。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朱景伯深厚的情谊。首句“平生四海弟兄之”,描绘了两人跨越地域的亲密关系,如同兄弟般的情谊。第二句“况是乡关见白眉”进一步强调了在故乡重逢的喜悦,白眉象征着老朋友的亲切形象。

“方醉梦中能独醒”写出了诗人即使在醉酒中也能感知到朱景伯的到来,显示出友情的独特力量。接着,“自离乱后笃相知”表达了在战乱之后,两人更加坚定地相互理解和支持。

“溪山坎坎劳飞旆”描绘了友人来访时旅途的艰辛,而“风雨潇潇苦说诗”则展现了他们共度时光,吟诗论道的场景。然而,“老耳不堪闻别语”一句流露出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最后,“青镫对影复何时”以孤独的青灯照影,表达了诗人期待与友人再次相聚的深深期盼。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情厚谊的赠答诗,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慨。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次韵竹窗兄松诗为其病也

独立南山岭,傲视氛翳表。

虬枝结成盖,寄托纷蔓茑。

风霜受变足,万古为一晓。

日日当户门,苍翠浓可抱。

形式: 古风

次韵竹窗兄欲死叹

人生天地閒,所患在身死。

身死人谁逃,所患不在此。

所患死其心,此患无比侣。

厥初天赋性,未始分贤鄙。

贤鄙何由分,由自全自毁。

是故君子儒,明德至善止。

不问身死生,谁论时泰否。

纷纷蒙昧徒,知有外物尔。

富贵苟可图,遑恤理如彼。

求容足称香,丧志手落匕。

本心不复存,蹠寿何足美。

我兄竹窗兄,劲节修竹倚。

一病二十年,坐受五贼使。

题斋曰委顺,无怨当没齿。

闻兄赋欲死,我方疑所以。

及观欲死辞,终亦委顺矣。

委顺则心安,长须此心理。

形式: 古风

次韵观弟避难

北风行黑杀,东南天柱折。

忠臣锯解头,文士刀抉舌。

我亦走危途,腥埃蒙面铁。

攀缘极棱层,双跟迸皴血。

山人邂逅惊,强颜取容悦。

班荆分菜糜,儿童笑流歠。

荼毒复荼毒,难说更难说。

十月初五夜,山林阴气合。

骨肉复何之,无从知死活。

眼光射先庐,山人火烈烈。

虎狼相往来,左右无寸挟。

吞声哭达旦,忽与妻孥接。

相持牵衣裳,透肤霜露浃。

何时是归时,细思增郁结。

且见脊令飞,绕树日千匝。

形式: 古风

次韵吴山甫

谁敲拄杖碧溪湾,得见霞城老则山。

对面相惊风鉴旧,论心不放雨镫閒。

浮生梦蚁凄凉外,春事啼鹃远近间。

幸有新诗相慰藉,忍攀垂柳送东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