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凉挂晓云轻,声度西风小。

井上梧桐应未知,一叶云鬟袅。

来雁带书迟,别燕归程早。

频探秋香开未开,恰似春来了。

形式: 词牌: 卜算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吴文英的作品,名为《卜算子》。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远方亲人或爱人的思念之情。

"凉挂晓云轻,声度西风小。" 这两句描写了清晨的景象,天边挂着轻薄的云彩,微风吹过带来了细腻的声音,这种氛围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宁静。

"井上梧桐应未知,一叶云鬟袅。" 这两句中,“井上梧桐”常指深巷之内的梧桐树,诗人通过“应未知”的字眼,表达了一种隐秘、不为人知的情感。而“一叶云鬟袅”则形象地描绘了梧桐叶间缠绕着轻柔的云雾,这里的“云鬟”和“袅”都给人一种遥远和模糊之感,增添了一种超脱现实的意境。

"来雁带书迟,别燕归程早。" 这两句通过大雁带信的意象,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来迟指期盼中的消息延误,而“别燕”则是春去秋来的哀愁,诗人通过这些意象,传递出一种期待与离别交织的情感。

"频探秋香开未开,恰似春来了。" 这两句中,“频探”表达了诗人对于花朵是否开放的关注,而“秋香”通常指菊花,这里可能是借指某种秋季的花卉。“恰似春来了”则是在说这些秋天的花卉散发出的香气,让人感到仿佛春天到来了一样。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季节更迭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写生,传递出一种淡淡的思念与对远方的牵挂,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期待。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深刻又不失柔美,是中国古典词作中常见的情感表述方式。

收录诗词(342)

吴文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又号觉翁。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 字:君特
  • 号:梦窗
  • 籍贯:四明(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约1200~1260

相关古诗词

三姝媚(其三)姜石帚馆水磨方氏,会饮总宜堂,即事寄毛荷塘

酣春青镜里。照晴波明眸,暮云愁髻。

半绿垂丝,正楚腰纤瘦,舞衣初试。

燕客飘零,烟树冷、青骢曾系。

画馆朱楼,还把清尊,慰春憔悴。离苑幽芳深闭。

恨浅薄东风,褪花销腻。

彩箑翻歌,最赋情、偏在笑红颦翠。

暗拍阑干,看散尽、斜阳船市。

付与金衣清晓,花深未起。

形式: 词牌: 三姝媚

三姝媚(其一)夷则商

吹笙池上道。为王孙重来,旋生芳草。

水石清寒,过半春犹自,燕沈莺悄。

稚柳阑干,晴荡漾、禁烟残照。

往事依然,争忍重听,怨红凄调。曲榭方亭初扫。

印藓迹双鸳,记穿林窈。

顿隔年华,似梦回花上,露晞平晓。

恨逐孤鸿,客又去、清明还到。

便鞚墙头归骑,青梅已老。

形式: 词牌: 三姝媚

三姝媚(其二)过都城旧居有感

湖山经醉惯。渍春衫、啼痕酒痕无限。又客长安,叹断襟零袂,涴尘谁浣。紫曲门荒,沿败井、风摇青蔓。对语东邻,犹是曾巢,谢堂双燕。

春梦人间须断。但怪得、当年梦缘能短。绣屋秦筝,傍海棠偏爱,夜深开宴。舞歇歌沈,花未减、红颜先变。伫久河桥欲去,斜阳泪满。

形式: 词牌: 三姝媚

三部乐.黄钟商,俗名大石调赋姜石帚渔隐

江鹢初飞,荡万里素云,际空如沐。

咏情吟思,不在秦筝金屋。

夜潮上,明月芦花,傍钓蓑梦远,句清敲玉。

翠罂汲晓,欸乃一声秋曲。

越装片篷障雨,瘦半竿渭水,鹭汀幽宿。

那知暖袍挟锦,低帘笼烛。鼓春波、载花万斛。

帆鬣转、银河可掬。风定浪息,苍茫外、天浸寒绿。

形式: 词牌: 三部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