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客少年场行

置酒高堂上,嘉殽列肥鲜。

结交并豪侠,四座皆少年。

意气不复殊,肝胆相披宣。

仰视白日辉,一言誓青天。

贻我紫绮裘,报君珊瑚钩。

暮从邯郸饮,朝入洛城游。

横行无七贵,傲睨凌五侯。

腰间双青龙,精光含九秋。

投躯报知己,慷慨当仇雠。

性命如鸿毛,夕死无怨尤。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豪侠少年在高堂之上宴饮聚会的场景,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通过“结交并豪侠,四座皆少年”开篇,直接点明了主角的身份和环境,营造出一种豪放不羁的氛围。

“意气不复殊,肝胆相披宣”一句,表达了这群少年之间深厚的兄弟情谊,他们坦诚相见,肝胆相照,没有隔阂与猜疑。接着,“仰视白日辉,一言誓青天”则进一步强调了他们之间的誓言与承诺,如同面对苍天立下不朽之约,体现了他们的豪情壮志和对未来的憧憬。

“贻我紫绮裘,报君珊瑚钩”两句,通过互赠珍贵礼物,展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和相互间的尊重。这些礼物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交换,更是情感的传递,象征着彼此之间的信任与支持。

“暮从邯郸饮,朝入洛城游”描绘了这群少年的生活方式,他们不拘泥于常规,夜以继日地享受生活,追求自由与快乐。这种生活方式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横行无七贵,傲睨凌五侯”则展示了这群少年的豪迈与不羁,他们不屑于权贵的束缚,敢于挑战权威,展现出一种独立自主的精神风貌。

“腰间双青龙,精光含九秋”通过形象的比喻,描绘了少年们身上的武器或象征物,暗示了他们不仅有勇有谋,还有深藏不露的智慧与力量。

最后,“投躯报知己,慷慨当仇雠。性命如鸿毛,夕死无怨尤”表达了这群少年对于友情的忠诚与牺牲精神,即使面临生死考验,也愿意为朋友两肋插刀,表现出他们高尚的情操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明代少年群体的风采与精神世界,具有浓郁的时代特色和人文情怀。

收录诗词(2068)

杨士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字:士奇
  • 号:东里
  •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 生卒年:1366~1444

相关古诗词

从军行六章(其一)

少小从六军,英声振三边。

拓疆有勋业,貂蝉二十年。

遭遇亨嘉辰,万里净烽烟。

顾视双宝刀,精光犹彻天。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先]韵

从军行六章(其二)

宝刀白昼鸣,旄头出西陲。

平明有诏书,遴选行率师。

甲士百万馀,桓桓各如貔。

慷慨出门去,妻子安足辞。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

从军行六章(其三)

出门意气都,上马跨雕鞍。

旌旗亘千里,戈矛霜雪寒。

来苏望苦深,遄驱敢辞难。

经过令严肃,鸡狗亦得安。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寒]韵

从军行六章(其四)

令严岂不惜,军动良苦辛。

冰行屡及暮,露坐恒达晨。

所倚主将明,抚养义且仁。

恩威两无遗,谁不思奋身。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