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晚春郊外七首(其六)》描绘了暮春时节郊外的景象。首句“雨外林鸠不住啼”,以雨后树林中斑鸠的啼声为背景,渲染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清的氛围。"落红狼籍半沾泥"则描绘了花瓣飘零,散落在泥土上的情景,展示了春天即将逝去的凋零之美。
接下来,“秧苗带谷根犹浅,麦干垂花穗已齐”两句,通过对比新稻秧苗和成熟麦穗的状态,展现了农事的进程和季节的变迁。前者根浅待长,后者花穗饱满,暗示着生机与收获并存。
“鸥下只投荷叶屿,蝶飞多傍菜花畦”进一步描绘了水鸟悠闲地栖息在荷叶小岛上,蝴蝶在菜花田间翩翩起舞的生动画面,展现出田园生活的恬静与和谐。
最后,“青山绿水饶诗景,归路扶筇醉懒题”总结全诗,点出诗人被这如画的山水景色所吸引,甚至懒得提笔作诗,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陶醉和归隐之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晚春郊外的景致,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