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夜闻砧

荒草萧萧郭隗台,清砧明月两堪哀。

千愁百感多如雨,今夜灯前一并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客夜闻砧》描绘了一幅孤寂的夜晚画面。"荒草萧萧郭隗台",开篇以荒凉的草地和古老的郭隗台为背景,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郭隗台"是古代燕昭王为招揽贤才所建,此处借以象征历史遗迹和人事沧桑。

"清砧明月两堪哀",砧声清冷,月光皎洁,两者共同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意境。砧声通常与妇人捣衣相联,暗寓思乡之情和离别之苦。明月则增添了孤独无依的意象,使哀情更显深沉。

"千愁百感多如雨",诗人运用比喻,将内心的愁绪比作连绵不断的雨滴,形象地表达了他纷繁复杂的情感。"今夜灯前一并来",在灯火阑珊处,所有的愁绪仿佛在这一刻集中涌现,强化了诗人孤独无眠的境况。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荒草、砧声、明月等意象,以及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客居他乡时的深深愁绪和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755)

李昌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祯,、一字维卿,以字行世,、、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 字:昌祺
  • 号:侨庵
  • 籍贯:白衣山
  • 生卒年:1376~1452

相关古诗词

房山旅舍

枕寒衾冷对孤灯,室似邮亭榻似僧。

清泪几行揩又落,斜风细雨送残更。

形式: 七言绝句

重游龙济寺悼无为能上人

北涉南游二十霜,幻身重到赞公房。

苔侵素壁松枝偃,独自焚香拜影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新安谣三首(其一)

新安野老发垂肩,说著先朝泪泫然。

洪武初年真少事,几曾轻到县衙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新安谣三首(其二)

垂老频逢岁薄收,秋租多欠卖耕牛。

县官不暇怜饥馁,唤拽官车上陕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