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游焦山,和方回,平仄通叶

形胜任争战,京口锁双丸。

蓬瀛清浅红尘,今已涨金山。

北固江山天限,南服衣冠人换,六代百年间。

一匹澄江练,尽处著烟鬟。隐君庐,孤木馆,草芊芊。

华阳词翰,鹤鸣瘗石半钻刓。

带玉芝含鹿献,墨卷草疑蛇绾,真迹宝丛残。

水调中冷远,茶梦绕阑干。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鉴赏

这首《水调歌头》以游焦山为题材,融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于一体,展现了作者对山水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句“形胜任争战,京口锁双丸”描绘了京口(今江苏镇江)的险要地势,如同两颗棋子般锁住了战场,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

“蓬瀛清浅红尘,今已涨金山”一句,将仙境般的蓬莱、瀛洲与世俗的红尘相对比,金山的崛起似乎标志着某种转变或新生,暗含着对时代变迁的思考。

“北固江山天限,南服衣冠人换,六代百年间”进一步阐述了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角色,北固山作为天然屏障,见证了南北方文化的交流与更替,六代百年间的历史风云变幻尽显其中。

“一匹澄江练,尽处著烟鬟”则以江面的平静与远处的烟雾缭绕构成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江面如练,烟鬟点缀,美不胜收。

“隐君庐,孤木馆,草芊芊”描绘了焦山上的隐居之所,周围是茂盛的草地,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静谧祥和的氛围。

“华阳词翰,鹤鸣瘗石半钻刓”提到华阳洞的文墨与鹤鸣,以及部分碑石的磨损,既是对古代文化遗迹的赞美,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

“带玉芝含鹿献,墨卷草疑蛇绾,真迹宝丛残”则通过玉芝、鹿献、墨卷等意象,以及对书法作品残存的描述,表达了对古代艺术珍品的敬仰之情。

最后,“水调中冷远,茶梦绕阑干”以水调歌头的音乐旋律和茶香弥漫的意境结束全篇,给人以悠远深邃的感受,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与古人对话,体验那份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词不仅描绘了焦山的自然风光,还融入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68)

杨玉衔(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

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

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八声甘州.题李云仙抱琴独立图

问天风、海水自成连,于今几人听。

奈筝琶聒耳,村讴巴曲,波沸雷鸣。

遗事贞元剩谱,谁复问指琼。

岩石琴台路,霜月凄冥。

独有仙人绿绮,伴云涯倦客,身世伶俜。

剪高山流水,凌乱入丹青。

立苍茫、吟髭孤撚,宁韬弦、敛袖待晴清。

人间世、觉知音侣,惟有流莺。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泛清波摘遍.邓尉探梅,和小山

茅诛径小,杏傍墙高,莺报柳桃薰染好。

暖催寒勒,商略探芳计迟早。行人道。

鹃声泪苦,驴足尘空,无意送春归去了。

倦侣高阳,重拾杯盘坠欢少。雁来渺。

短札欲凭晚潮,何处始无芳草。

空怅秦淮渡昏,吴山云晓。董笙渺。

立墓得句付谁,罗浮梦仙难到。

料想桂梢绿凤,为伊颠倒。

形式: 词牌: 泛清波摘遍

倚风娇近

巢鹤惺忪,探芳寒透心眼。亸桥临水娇无限。

山驿暖风迟,乱蝶绕鞭丝,懊恼空枝,玉管休教吹散。

无奈啼鹃,频报时将春晚。陌上还歌归缓。

醉倩香熏理花谱,情怀懒。冷云湿翠襟分半。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