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为北宋词人杨时所作,名《和陈莹中了斋自警六绝(其一)》。从诗句来看,杨时在这里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远境界的情怀。
"画前有易方知易,历上求玄恐未玄。" 这两句是说,在研究易经时,似乎理解了其中的浅显道理,但对于更深奥的部分,则担心自己还未能完全领悟。这体现出诗人对知识和智慧的渴望,以及面对复杂事物时的自我反省。
"白首纷如成底事,蠹鱼徒自老青编。" 这两句则是说,时间飞逝,头发已经斑白,过去种种都已成为陈迹,而自己却像那些不起眼的小虫子一样,只能在世间默默地老去。这表达了一种生老病死的无常感,以及面对生命流转时的无奈和淡然。
整首诗通过易经与时间流逝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于知识探求、个人修养以及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自身处境的一种自警和反思,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