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陈二烈女

鲁女倚柱吟,忧国无人知。

妾身逢丧乱,志节聊自持。

罗敷虽靡匹,秋胡宁为期。

吁嗟尔元憝,安知礼义归。

猛虎尚可驯,神鸾终不移。

抽吾玳瑁簪,可以刺熊罴。

天道故祸淫,气矜吾不为。

珠沉靡点辱,玉碎馀光辉。

对君刎绣颈,去去从湘妃。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赵陈二烈女》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对两位女性赵氏和陈氏的描绘,展现了她们在国家动荡时期坚守节操、不畏强权的精神风貌。

诗中以“鲁女”作为开篇,借以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无人理解其忧国之心的感慨。接着,通过“妾身逢丧乱,志节聊自持”的描述,展现了女性在乱世中的坚韧与自我约束。诗人运用了“罗敷虽靡匹,秋胡宁为期”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女性的独立与尊严,即使面对诱惑也不轻易妥协。

“吁嗟尔元憝,安知礼义归”一句,表达了对那些破坏礼法、道德沦丧之人的谴责,同时也暗示了赵、陈二女坚守的不仅仅是个人的节操,更是对社会正义的维护。接下来,“猛虎尚可驯,神鸾终不移”两句,通过动物的比喻,再次强调了赵、陈二女的坚定意志,即使面对强大的压力,也不会改变自己的立场。

“抽吾玳瑁簪,可以刺熊罴”这一句,形象地展示了赵、陈二女愿意牺牲自己,以实际行动对抗邪恶势力的决心。最后,“天道故祸淫,气矜吾不为”表明了她们对天道的信仰,即使遭受不幸,也不会因为外在的压力而违背内心的信念。“珠沉靡点辱,玉碎馀光辉”则象征着她们即使遭遇不幸,其高尚品质依然闪耀。“对君刎绣颈,去去从湘妃”表达了她们为了正义不惜牺牲生命的勇气和决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赵、陈二女在乱世中的英勇与高尚,是对她们忠贞不渝精神的崇高颂扬。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求二桥山人画三闾大夫像

先生怀姱节,寤寐见古人。

凌朝漱九阳,为予貌灵均。

曲眉象珠斗,姣衣飘春云。

云中嫣含笑,望如扶桑君。

正气得所繇,变化皆吾真。

下为兰杜滋,上为日月陈。

子其虚以待,鬼神将来奔。

其小入无内,其大廓无垠。

形式: 古风

赠陈十一(其一)

金瓶连素绠,百尺汲寒浆。

清泠涤尘垢,何减流霞觞。

城南新赐第,贵盛如金张。

昔作骑都尉,今封右校王。

胭脂骄塞马,芍药艳吴娼。

汉恩岂独薄,天道终有常。

吾子抱忠信,诚为百鍊刚。

沙头且射虎,飒飒凌风霜。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赠陈十一(其二)

茹荼甘若荠,慷慨荆蛮地。

猛虎不忍射,爱彼爪牙利。

筑台南岳阳,丹火流扶桑。

仙人多剑侠,起舞佐霞觞。

填填丰隆鼓,咽咽右英簧。

双龙绕指柔,俄为掣电光。

惊风逐千里,澥水群飞扬。

划然君一啸,为乐何洋洋。

我亦白猿俦,相逢聊翱翔。

形式: 古风

赠别武昌陈子山昆弟之作

江汉何滔滔,其神足纲纪。

大别如长城,中分南国水。

君家高冠山,黄鹄当门峙。

形势雄湖湘,人才争郁起。

昔我客汉阳,求友得一士。

岂知君弟昆,乃在吾桑梓。

伯仲圭璋姿,青云翘玉趾。

所得凤凰毛,多分诸季子。

三百日弦歌,情礼为终始。

贤父师于家,金玉相涤理。

扬粤观人文,化成察所以。

颜曾昔童蒙,造道莫能止。

年少圣所畏,惭予将暮齿。

清夏珠江湄,饮饯交壶矢。

执手情依依,所赠惟璚蕊。

我本荆楚人,秭归有故里。

先臣居屈沱,女媭砧在彼。

安得从君归,三闾陈簠簋。

汉家重楚声,离骚多所拟。

君为宋景徒,努力事兰芷。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