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赠郑太史

欲识江湖恋阙情,碧山随意贮蓬瀛。

虚疑江上芦人避,实有山中木客迎。

石髓携来金错贱,丹台名在紫烟横。

游心一倍怜捐佩,今夜同舟棹榜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舟中赠郑太史》由明代诗人陈子壮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舟中的情景,以及对江湖生活的独特感悟。

首句“欲识江湖恋阙情”,开篇即点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江湖生活的深深眷恋之情。江湖,不仅指自然界的水域,更象征着自由、冒险和不羁的生活态度。“碧山随意贮蓬瀛”一句,以碧绿的山峦比喻心中的理想之地,如同仙境一般,充满了无限的向往与追求。

接下来,“虚疑江上芦人避,实有山中木客迎”两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的芦苇和山中的树木赋予了生命,芦苇似乎在江面上躲避着什么,而山中的树木却热情地迎接诗人,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妙画面。

“石髓携来金错贱,丹台名在紫烟横”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石髓,象征珍贵的友谊;金错,比喻友情的坚固;丹台,代表神仙居所,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超越世俗的情感。紫烟横,营造了一种神秘而浪漫的氛围,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

最后,“游心一倍怜捐佩,今夜同舟棹榜声”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游心,意为心灵的游历;怜捐佩,借用了屈原《离骚》中的典故,表达了对友情的深情厚谊。今夜同舟,棹榜声,预示着未来的相聚,充满了期待与温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江湖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与友人间真挚深厚的情谊,具有浓郁的个人情感色彩和鲜明的时代特色。

收录诗词(455)

陈子壮(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郑太史

饮喙吟知足,风花赋遂初。

操琴惟适性,种秫自成居。

何意瑶台舄,翻逢下泽车。

离骚多选句,留兴墨池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自笑

出门真自笑,叱马欲何之。

诗酒千人敌,风流一世师。

东皋舒啸暇,南郭仰天时。

莫问青莲子,吾生后汝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同郑太史入诃林

浮来仙峤客,还觅岭南禅。

观世恒如是,翻经亦偶然。

千灯悬慧日,一语到生天。

无愧支公会,偏同许戴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酌郑太史于东皋

竹坞亭亭任客看,槛前烟水泛清澜。

风流本自山灵合,天地真从我法宽。

舞鹤一双形共影,梅花三百暖兼寒。

不教细拨琵琶语,潦倒高阳又整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