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其二)

昨日白露降,今朝鸿雁鸣。

人能重出处,谁敢背时情。

田上禾皆熟,林端叶渐轻。

自当乘两屐,拱手谢时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的季节变换与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首句“昨日白露降”,点明了时间背景,白露是秋季的一个节气,象征着天气开始转凉,万物逐渐进入成熟或凋零的状态。接着,“今朝鸿雁鸣”则通过鸿雁南飞这一自然现象,暗示着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迁徙。

“人能重出处,谁敢背时情。”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起点和终点的重视,以及对顺应时代潮流的思考。他认为人们应该珍惜自己的起点,谨慎地规划人生的道路,而不是逆流而动,违背时代的发展趋势。

“田上禾皆熟,林端叶渐轻。”这两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稻田里的庄稼已经成熟,林间的树叶也逐渐变得轻薄,预示着收获的季节即将过去,冬天即将到来。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变化,也隐含了人生的短暂与轮回。

最后,“自当乘两屐,拱手谢时名。”诗人表示自己将像穿着木屐的人一样,踏实地生活,不追求虚名浮利,而是以谦逊的态度面对世事。这里的“两屐”可能象征着简朴的生活方式,而“谢时名”则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态度,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416)

王邦畿(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借居禅林陶昭辑过访

守寂养天倪,禅林此借栖。

古堂深背北,大路直朝西。

好事晴相过,行人雨欲稽。

祇须留一宿,檐燕已归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春夜月

暖入南风正,晴光此夕过。

山堂望高处,潮路细明河。

好景春逢少,閒人夜会多。

兹焉谁忍寐,钟尽尚吟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喻法师祈雨悉验

三月云霓望,今朝雨泽倾。

祈求凭咒力,感激尽精诚。

柱础沾云气,堂阶滴水声。

上天生物意,于此复多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雨歇

一雨歇平林,虚庭生夕阴。

浅凉初适体,明月最宜心。

野鹤安恬梦,山虫善苦吟。

西峰有高士,契阔到于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