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旧同游

去乡甲子四十二,归路山川九百三。

长河无鲤来东北,远梦随月转西南。

檐花雨落春独酌,窗竹灯寒夜对谈。

石上精魂能阅世,欲寻前事兴方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翻译

离开家乡已经六十年,归途中的山水有九百三十多里。
广阔的河流中没有鲤鱼游向东北,遥远的梦境随着月亮转向西南。
屋檐下的花朵在春雨中独自饮酒,夜晚的窗边竹影与灯光下我们对坐交谈。
石头上的精灵仿佛能洞察世间万象,我正兴致勃勃地寻找过去的往事。

注释

去乡:离开家乡。
甲子:六十岁。
归路:归途。
山川:山水。
九百三:九百三十。
长河:广阔的河流。
鲤:鲤鱼。
东北:东北方向。
远梦:遥远的梦境。
西南:西南方向。
檐花:屋檐下的花朵。
雨落:雨中落下。
春独酌:独自在春天饮酒。
窗竹:窗边的竹子。
灯寒:灯光微寒。
石上:石头上。
精魂:精灵。
阅世:洞察世间。
欲寻:想要寻找。
前事:过去的事情。
兴方酣:正兴致勃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复的作品,名为《寄旧同游》。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怀念与乡愁之情的诗句。

"去乡甲子四十二,归路山川九百三。"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离乡多年,归途中的艰难与长久,通过具体的时间和距离来强调对故土的思念之深。

"长河无鲤来东北,远梦随月转西南。" 这里使用“长河”指代黄河,以其流向比喻诗人心中的思绪随着自然景物的变迁而飘逸不定,无处安放。

"檐花雨落春独酌,窗竹灯寒夜对谈。" 这两句则描写了诗人在春夜独自饮酒时的情景,以“檐花”、“窗竹”、“灯寒”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寂寥的氛围,反映出诗人的孤独与凄清。

"石上精魂能阅世,欲寻前事兴方酣。"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之情,以及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现实世界的苦闷。

整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旧友、故土以及往昔岁月的浓烈怀念与不舍。

收录诗词(459)

李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吏部王侍郎

国门一别四经秋,新命恭承自冕旒。

碧落神仙来禁闼,青天云雾隔皇州。

孔鸾笔下鶱光翠,泾渭胸中有品流。

闻说丝纶推世誉,佩声好听上鳌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寄朱约之

子墨文章不自珍,连编大轴弃如尘。

久收幽履安岩谷,但见高名出搢绅。

欲寄远书寻素舸,今逢佳士得朱轮。

放谈可讲平生学,新传行观尽获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晚客狎至应接不一或有疑者作此诗示谢敞教授

岸帻扶藜杖,移床傍晚林。

形骸犹是累,语默更何心。

望外浮云薄,凉生古汲深。

自怜多懒僻,尘色闷孤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晨起东轩

影暗才分竹,烟低正满檐。

雨斜侵药裹,风过乱书签。

篆灭香犹在,尘昏砚未添。

静中时有兴,著论不为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