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道微禅师

铜瓶涩泻水,出碛蹑莲层。

猛虎降低鼠,盘雕望小蝇。

通禅五天日,照祖几朝灯。

短发归林白,何妨剃未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翻译

铜瓶中的水流出缓慢,穿过沙漠又踏过莲花层层叠叠。
勇猛的老虎竟然对老鼠俯首,巨大的盘雕凝视着小小的苍蝇。
修行禅道五天光阴,祖师的灯照亮了无数个早晨。
满头白发回归山林,即使还未剃度又有何妨。

注释

铜瓶:形容器物。
涩:不流畅。
泻:流出。
碛:沙漠。
猛虎:凶猛的动物。
降低:俯身。
鼠:老鼠。
盘雕:大型猛禽。
小蝇:小苍蝇。
通禅:修炼禅法。
五天日:连续五天。
祖几朝灯:祖师留传的灯。
短发:指年老的头发。
归林:回归山林。
白:变白。
剃未能:尚未剃度出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赠送给一位名为微的禅师的情景。诗中运用了鲜明的对比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禅师超然物外的精神世界。

"铜瓶涩泻水,出碛蹑莲层":开篇以铜瓶中的清水缓缓流淌,比喻禅师心境的宁静与纯净。"涩泻"形容水声,给人一种淡定之感。水从铜瓶中慢慢溢出,如同禅者的修行,一步一个脚印,不急不躁。"碛蹑"指的是莲藕在泥土中的生长状态,而"莲层"则是莲花的繁盛,这里象征着禅师如莲花一般出淤泥而不染,保持着精神的高洁。

"猛虎降低鼠,盘雕望小蝇":猛虎与小鼠、盘龙与微虫的对比,展示了禅师对于万物平等的态度。即便是威武的猛虎,也能以低姿态待鼠,这正如禅师对待世间万物时,不论其大小或强弱,一视同仁。

"通禅五天日,照祖几朝灯":这里指的是禅师在禅定中融入了宇宙的法则,与古代圣贤的心灵相通。"五天"可能是指时间的长短,而"几朝"则暗示了历史的悠久。诗人通过这一对比,强调了禅师修行的深度和其精神传承的长远。

"短发归林白,何妨剃未能":最后两句描绘了一位欲剃发出家之人的心境。"短发归林白"可能是指这位出家的男子曾经在俗世中拥有过浓密的头发,如今则选择了将其剪去,象征着对尘世的放下。"何妨剃未能"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性,但也透露出一种对于出家生涯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层次分明的情境描写,传递了禅师超脱尘俗、心灵宁静以及与宇宙合一的精神状态。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禅学修行的一种理解和赞美之情。

收录诗词(170)

李洞(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晚唐诗人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 字:才江

相关古诗词

避地冬夜与二三禅侣吟集茅斋

四海通禅客,搜吟会草亭。

撚髭孤烛白,闭目众山青。

松挂敲冰杖,垆温注月瓶。

独愁悬旧旆,笏冷立残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避暑庄严禅院

定里无烦热,吟中达性情。

入林逢客话,上塔接僧行。

八水皆知味,诸翁尽得名。

常论冰井近,莫便厌浮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山泉

半空飞下水,势去响如雷。

静彻啼猿寺,高凌坐客台。

耳同经剑阁,身若到天台。

溅树吹成冻,凌祠触作灰。

深中试楖栗,浅处落莓苔。

半夜重城闭,潺湲枕上来。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冬日送凉州刺史

宠饯西门外,双旌出汉陵。

未辞金殿日,已梦雪山灯。

地远终峰尽,天寒朔气凝。

新年行已到,旧典听难胜。

吏扫盘雕影,人遮散马乘。

移军驼驮角,下塞掾河冰。

猎近昆崙兽,吟招碛石僧。

重输右藏实,方见左车能。

兵聚边风急,城宽夜月澄。

连营烟火岭,望诏几回登。

形式: 排律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