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庄严禅院

定里无烦热,吟中达性情。

入林逢客话,上塔接僧行。

八水皆知味,诸翁尽得名。

常论冰井近,莫便厌浮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内心没有纷扰与燥热,诗中流露出真性情。
深入树林遇见友人交谈,登塔拜访僧侣同行。
八条河水都品尝过滋味,众多老者都享有盛名。
常常谈论冰井就在附近,别轻易厌倦这浮世人生。

注释

定里:内心。
无:没有。
烦热:纷扰与燥热。
吟中:诗中。
达:流露。
性情:真性情。
入林:深入树林。
逢:遇见。
客话:友人交谈。
上塔:登塔。
接:拜访。
僧行:僧侣同行。
八水:八条河水。
皆:都。
知味:品尝过滋味。
诸翁:众多老者。
尽得:享有。
名:盛名。
常论:常常谈论。
冰井:冰井(清凉之处)。
近:在附近。
莫便:别轻易。
厌:厌倦。
浮生:浮世人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炎热夏日中寻找清凉之地,享受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定里无烦热,吟中达性情"表明诗人已找到一处远离尘嚣、不受 热浪侵扰的地方,可以安心吟咏诗词,抒发胸臆之情。

接着的"入林逢客话,上塔接僧行"则展示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他在森林中邂逅行者,与之交谈,或攀登高塔,与僧侣交流,这些行为都体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生活。

"八水皆知味,诸翁尽得名"可能是在赞美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他能够品尝到每一处流水的独特滋味,而他的这些才华也都为世人所熟知。

最后,"常论冰井近,莫便厌浮生"则是诗人对于生活态度的一种表达。可能是在说他经常谈论到那些清凉的泉水,以及提醒人们不要轻易对过眼云烟般的红尘生活感到厌倦。

整首诗通过淡泊宁静的意境,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寄情山水的心境。

收录诗词(170)

李洞(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晚唐诗人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 字:才江

相关古诗词

山泉

半空飞下水,势去响如雷。

静彻啼猿寺,高凌坐客台。

耳同经剑阁,身若到天台。

溅树吹成冻,凌祠触作灰。

深中试楖栗,浅处落莓苔。

半夜重城闭,潺湲枕上来。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冬日送凉州刺史

宠饯西门外,双旌出汉陵。

未辞金殿日,已梦雪山灯。

地远终峰尽,天寒朔气凝。

新年行已到,旧典听难胜。

吏扫盘雕影,人遮散马乘。

移军驼驮角,下塞掾河冰。

猎近昆崙兽,吟招碛石僧。

重输右藏实,方见左车能。

兵聚边风急,城宽夜月澄。

连营烟火岭,望诏几回登。

形式: 排律 押[蒸]韵

对棋

小槛明高雪,幽人斗智棋。

日斜抛作劫,月午蹙成迟。

倚杖湘僧算,翘松野鹤窥。

侧楸敲醒睡,片石夹吟诗。

雨点奁中渍,灯花局上吹。

秋涛寒竹寺,此兴谢公知。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龙池春草

龙池清禁里,芳草傍池春。

旋长方遮岸,全生不染尘。

和风轻动色,湛露静流津。

浅得承天步,深疑绕御轮。

鱼寻倒影没,花带湿光新。

肯学长河畔,绵绵思远人。

形式: 排律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