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动迹无凝静性通,小松疏竹一堂风。
凭山倚市何须问,不隐形骸只隐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描述隐居之所的环境——动中有静的小松与疏竹,以及这环境所营造出的清风拂面之感,展现了对自然和谐与内心平和的向往。"凭山倚市何须问"一句,表达了对繁华尘世的淡然态度,似乎在说,无论外界如何变迁,内心的平静与自足才是真正的归宿。"不隐形骸只隐中"则进一步强调了精神层面的隐逸,即真正的隐逸并非逃避现实,而是在内心世界中寻求自由与解脱。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深邃的人生哲理,引人深思。
不详
植杖焚香贝叶经,主人无事掩松扃。
兀然隐几秋宵静,云在诸峰月在庭。
岁旱江潢万井污,此泉深净肯清渝。
伯夷死后泉流在,能使贪人一饮无。
庾岭中分泉两派,美名人爱恶声嫌。
谁云酌后能移性,南有贪兮北有廉。
嫩菊浮香酒泼醅,命俦欢饮郁孤台。
如何兴会翻为恨,为欠车公一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