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其二)和王道夫信守韵,谢其为寿,时作闽宪

记取年年为寿客,只今明月相随。

莫教弦管便生衣。引壶觞自酌,须富贵何时。

入手清风词更好,细书白茧乌丝。

海山问我几时归。枣瓜如可啖,直欲觅安期。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题目为《临江仙·其二》。诗人以和王道夫信守韵的方式,表达了对友人赠送寿礼的感激之情,并借机抒发了对富贵功名的淡泊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记取年年为寿客,只今明月相随",诗人感慨每年都能收到朋友的祝福,而此刻陪伴他的只有明亮的月光,暗示了友情的长久和纯洁。

"莫教弦管便生衣",意指不要让世俗的音乐和宴饮成为生活的全部,表达了对繁琐应酬的厌倦,希望过上简单自在的生活。

"引壶觞自酌,须富贵何时",诗人选择独自饮酒,感叹富贵遥不可及,流露出对平淡生活的渴望。

"入手清风词更好,细书白茧乌丝",赞美友人赠送的词章清新如风,书写在精致的白茧乌丝纸上,更显珍贵。

"海山问我几时归",诗人以问句表达对远离尘世、回归自然的向往。

最后两句"枣瓜如可啖,直欲觅安期",通过想象甘甜的枣瓜,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像传说中的仙人安期生那样,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体现了辛弃疾词中常见的豪放与淡泊并存的风格。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其二)

逗晓莺啼声昵昵,掩关高树冥冥。

小渠春浪细无声。井床听夜雨,出藓辘轳青。

碧草旋荒金谷路,乌丝重记兰亭。

强扶残醉绕云屏。一枝风露湿,花重入疏棂。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二)醉宿崇福寺,寄祐之以仆醉先归

莫向空山吹玉笛,壮怀酒醒心惊。

四更霜月太寒生。被翻红锦浪,酒满玉壶冰。

小陆未须临水笑,山林我辈钟情。

今宵依旧醉中行。试寻残菊处,中路侯渊明。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一)和南涧韵

风雨催春寒食近,平原一片丹青。

溪边唤渡柳边行。花飞蝴蝶乱,桑嫩野蚕生。

绿野先生闲袖手,却寻诗酒功名。

未知明日定阴晴。今宵成独醉,却笑众人醒。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其三)和叶仲洽赋羊桃

忆醉三山芳树下,几曾风韵忘怀。

黄金颜色五花开。味如庐橘熟。贵似荔枝来。

闻道商山馀四老,橘中自酿秋醅。

试呼名品细推排。重重香腑脏,偏殢圣贤杯。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