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虔州东禅惠长老

山僧未识面,远想何潇洒。

客从赣上来,肯可必儒雅。

学诗拟柴桑,陈编长在把。

冥搜得佳句,冲淡相上下。

由来渊源远,知解妙空假。

史君固好善,公馀枉车马。

玄谈閒清吟,至乐匪尊斝。

借问岁早晚,重修远公社。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翻译

山中的僧人未曾谋面,遥想他定是何等风度翩翩。
有位客人从江西而来,想必他一定是个儒雅之人。
他学习诗歌效仿陶渊明,常研读古籍不离手。
深思熟虑后写出佳句,其风格清新淡泊,相互映衬。
他的学问源远流长,对事物的理解深邃而微妙,超越虚实。
史君本就喜好善事,公务之余也乐意前来拜访。
他们谈论玄理,悠闲吟咏,最大的乐趣并非饮酒。
请问现在是何年何月,是否计划重修那遥远的公共聚会场所。

注释

山僧:指隐居山中的僧人。
远想:遥想。
赣上:江西地区。
肯可:岂非, 肯定。
柴桑:指陶渊明,他曾居住在柴桑。
陈编:古籍。
冥搜:深思熟虑。
冲淡:清新淡泊。
渊源远:学问深厚久远。
妙空假:微妙而超越虚实。
史君:对史官或有德之人的尊称。
公馀:公务之余。
玄谈:深奥的谈论。
尊斝:尊贵的酒杯。
岁早晚:时间推移。
重修:重新修建。
远公社:远方的公共聚会场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舜俞寄给虔州东禅惠长老的一首赠诗。诗人通过想象与山僧惠长老未曾谋面,却对其风度和学问有着深远的敬仰。他推测惠长老可能像陶渊明那样文雅且擅长诗歌,对经典的研习深入细致,创作出清新淡泊的佳作。诗人赞赏惠长老的深厚学识和超脱的境界,同时也提到虔州太守史君的好善乐施,常常在公务之余前来拜访,与长老进行玄妙的谈论和清雅的吟咏,这种乐趣超越了世俗的饮酒之乐。最后,诗人询问了惠长老所在的时间,表达了希望重修旧谊的愿望,共同参与社区的活动。整首诗洋溢着对高人逸士的敬仰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157)

陈舜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淮阴阻风谗风伯

滔滔淮水,溢楚之疆。原田其潴,城郭为防。

浸以广兮不可涉,浩乎险兮不可航。

粤有行者,欲溯其央。编莞为帆,植木为樯。

幸飘风以凭乘,遂吾归而徜徉。

尔风谓何,不自西北,阻我攸往。

维伯是职,悠悠水滨,奚独予留。

有百其役,若千其艘。

粟麦兮中都之饷馈,布帛兮赤县之衣裘。

府臣引领以偻指,挽夫坐粮而寝糇。

伯复不知,天子圣神,以民为忧。

闻此方国,常垫横流。

分笔舌于严署,咨疮痏于诸侯。

有淑使者,仁丰义脩。体上所嘱,同辞合谋。

今此欲往,会于道周。倡和出话,下民以休。

风之不遂,非伯谁尤。上帝可诉,谗言孔庶。

将伯是怒,不如风兮命之去。

形式: 古风

野烧

急烧山上草,莫顾山下木。

烧草得地美,欲种来岁粟。

乘风纵巨燎,烈烈遍岩谷。

既不问玉石,何暇爱麛鹿。

寄谢种粟翁,乘时择嘉谷。

无俾稂莠俱,还见故草绿。

栋材已灰烬,著意规饱腹。

形式: 古风

骑牛歌

我骑牛,君莫笑,人间万事从吾好。

千金市骨骏马来,乘肥大跃须年少。

蒲为鞯,草为辔,瀑布山前松径里。

看山听水要行迟,驻策缓驱尘不起。

布袍葛带乌接䍦,山家装束不时宜。

匏樽注酒就背饮,缥囊贮书当角垂。

吟或狂,醉欲倒,同醉同吟白云老。

此老不可天下人,一住庐山三十春。

声如钟,目如电,七十神光射人面。

上牛下牛不要扶,合与山中作画图。

汴州马上竟何如,春泥没腹雨溅帽,夜半归来人已痡。

天真丧尽百忧集,衣食毛发归妻孥。

争如来骑牛,水光山色同悠悠。

形式: 古风

黄陵庙

明月辉在天,落日光转地。

天维地轴千万年,粉篁尚有春风泪。

苍梧茫茫九疑高,湘江之水多怒涛。

袗衣不御琴弦绝,黄陵庙前碑已裂。

春禽啼,秋叶飞。

行人舟楫去复返,虞舜南巡胡不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