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其四十九)

昨是儿童今是翁,百年身世似飘蓬。

西山日落东山月,北地花开南地风。

如觉浮生无住著,判将命运付穷通。

可怜扰扰尘埃里,填海移山总是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人生的无常与流转,充满了哲理意味。诗人以“昨是儿童今是翁”开篇,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人生从幼小到老迈的过程浓缩在短短一句中,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接着,“百年身世似飘蓬”一句,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无常感,将人的一生比作随风飘荡的蓬草,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的漂泊不定。

“西山日落东山月,北地花开南地风”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象征着时间的循环往复和空间的广阔无垠,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起伏变化和地域的差异。这些意象不仅富有画面感,还蕴含着深邃的哲思,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如觉浮生无住著,判将命运付穷通”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人生本质的深刻理解——生命如同浮萍,无处安放,因此他选择将命运交付给命运本身,接受生活的起落沉浮,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态度。

最后,“可怜扰扰尘埃里,填海移山总是空”两句,以强烈的反问和否定,揭示了人类在面对宇宙和生命的浩瀚时的渺小和无力,以及追求改变世界的种种努力最终可能的徒劳。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整个人类历史和文明进程的一种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命运和存在的独特见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108)

瞿士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五十自寿集唐五十首(其五十)

只向诗中写取真,已将怀抱再三陈。

能销忙事成閒事,不薄今人爱古人。

郢客岂能陪下里,巴歌非复旧阳春。

阳春欲奏谁相和,素是诗家倍益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自题小像集唐十二首(其一)

身世蹉跎楚水头,高心休拟凤池游。

我今飘荡还如此,画向丹青也合羞。

何处更能分道路,无人一为棹扁舟。

犹应更有前途在,乘兴閒看万里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自题小像集唐十二首(其二)

可怜形影似吾身,不似云台画像人。

孤棹夷犹期独往,草堂闲挂似相亲。

好同范蠡扁舟兴,自叹虞翻骨相屯。

更恐五年三岁后,形容憔悴老于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自题小像集唐十二首(其三)

堪把长悬在户庭,却疑身在小蓬瀛。

满堂动色嗟神妙,挂壁高泉似有声。

看去便须终日往,坐来疑有白云生。

一沟泛碧春流水,宁敢匆匆便濯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