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酌谣四首(其二)

独酌谣。独酌起中宵。中宵照春月。初花发春朝。

春花春月正徘徊。一尊一弦当夜开。聊奏孙登曲。

仍斟毕卓杯。罗绮徒纷乱。金翠转迟回。

中心本如水。凝志更同灰。逍遥自可乐。

世语世情哉。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独酌谣》是南朝陈代诗人陈叔宝所作,描绘了一幅深夜独自饮酒赏月的清雅画面。诗中以“独酌”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超脱。

首句“独酌起中宵”,点明了时间与行为,诗人于深夜独自饮酒,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孤寂的氛围。接着,“中宵照春月”一句,将读者带入一个明亮而温柔的夜晚,春月的光辉洒满大地,为诗境增添了几分温暖与生机。

“初花发春朝”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花朵在清晨绽放,预示着新生命的开始。这一句与上文的春月相呼应,共同构成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

“春花春月正徘徊”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美景,春花与春月相互映衬,似乎在诗人的世界里自由地游走,展现出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

接下来,“一尊一弦当夜开”描绘了诗人饮酒弹琴的情景,尊酒与琴弦在夜晚的寂静中开启,仿佛在与自然对话,表达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追求。

“聊奏孙登曲,仍斟毕卓杯”引用了古代两位名士的故事,孙登以琴艺高超著称,毕卓则以嗜酒闻名。诗人通过这两段典故,表达了自己虽身处孤独,却能从古人的智慧和情趣中找到慰藉。

“罗绮徒纷乱,金翠转迟回”描绘了外界的繁华与喧嚣,与诗人的内心形成对比,突出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中心本如水,凝志更同灰”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如同平静的水面,即使外界波澜起伏,他的心志依然坚定如灰烬,不为外物所动。

最后,“逍遥自可乐,世语世情哉”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他认为在世间纷扰中保持自我,享受内心的宁静与快乐,是对世俗言语和情感的一种超越。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99)

陈叔宝(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朝陈最后一位皇帝。公元582年—589年在位,在位时大建宫室,生活奢侈,不理朝政,日夜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艳词。隋军南下时,自恃长江天险,不以为然。589年(祯明三年),隋军入建康,被俘。后在洛阳城病死,终年52岁,追赠大将军、长城县公,谥曰炀

  • 字:元秀
  • 生卒年:553—604年

相关古诗词

独酌谣四首(其三)

独酌谣。独酌酒难消。独酌三两碗。弄曲两三调。

调弦忽未毕。忽值出房朝。更似游春苑。

还如逢丽谯。衣香逐娇去。眼语送杯娇。

馀樽尽复益。自得是逍遥。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萧]韵

独酌谣四首(其四)

独酌谣。独酌一尊酒。尊酒倾未酌。明月正当牖。

是牖非圆瓮。吾乐非击缶。自任物外欢。

更齐椿菌久。卷舒乃一卷。忘情且十斗。

宁复语绮罗。因情即山薮。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有]韵

同江仆射游摄山栖霞寺诗

时宰磻溪心,非关狎竹林。

鹫岳青松绕,鸡峰白日沈。

天迥浮云细,山空明月深。

摧残枯树影,零落古藤阴。

霜村夜乌去,风路寒猿吟。

自悲堪出俗,讵是欲抽簪。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同平南弟元日思归诗

至德掩羲黄,成功迈禹汤。

仪刑元四海,来庭盛万方。

鸣玉观升降,击石乃铿锵。

三春气色早,九疑烟雾长。

浮云断更续,轻花落复香。

北宫瞻远岫,南服阻遥江。

尔言想伊洛,我思属潇湘。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