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兰津微揾。浅试冰荷晕。双颊断红潮有信。

生怕笼鹦低问。晚来月上罗屏。倚栏慵自调笙。

悔种纱窗蕉叶,未凉添了秋声。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鉴赏

这首《清平乐》由清代诗人张景祁所作,描绘了一幅细腻而略带哀愁的画面。

“兰津微揾”,开篇以“揾”字生动地描绘出兰津上的水珠轻轻触碰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湿润的氛围。“浅试冰荷晕”,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凉与静谧,仿佛是初夏时节,荷叶上的露珠在阳光下泛起淡淡的光泽。“双颊断红潮有信”,将目光转向女子的面容,暗示着她内心的波动与情感的流露,如同脸颊上泛起的红晕,传递着某种微妙的信息。“生怕笼鹦低问”,通过一只笼中的鹦鹉,巧妙地表达了女子对未知事物的谨慎与好奇,同时也隐含了她内心深处的不安与期待。“晚来月上罗屏”,随着夜幕的降临,一轮明月悄悄爬上屏风,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倚栏慵自调笙”,女子独自倚靠在栏杆旁,似乎在享受这份宁静,但又显得有些慵懒,不愿去调弄手中的笙,或许是在思考着什么。“悔种纱窗蕉叶,未凉添了秋声。”最后两句,女子反思自己种下的芭蕉叶,本意是为了带来清凉,却没想到反而在秋天到来时,增添了更多的萧瑟之声,暗喻了她内心的复杂情绪和对现状的些许不满。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女子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活动与情感变化,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人物内心世界的展现,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收录诗词(137)

张景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左钺,又号新蘅主人。同治十三年(公元一八七四年)进士。曾任福安、连江等地知县。晚年渡海去台湾,宦游淡水、基隆等地。工诗词。历经世变,多感伤之音,作品贴近时代,有许多叙事咏史之作。有《新蘅词》、《蘩圃集》、《研雅堂诗、文、骈体文》等

  • 字:蘩甫
  • 号:韵梅(一作蕴梅)
  • 籍贯:浙江钱塘(今杭州)
  • 生卒年:1827-?

相关古诗词

清平乐

风帘烛短。归路铜街远。一线闲愁无计绾。

碧藕牵丝不断。销凝欲冻横波。挂檐忽见秋河。

笑斗南唐金叶,花枝夺得谁多。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

镫唇碎语。酒醒人偏去。络纬桐阑声似雨。

不解诉侬情绪。蝉云暗织华丝。玉钗敲断谁知。

金缕叠成方胜,中央四角寻思。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清平乐

云罗碧宇。水阁横筝语。画桨穿波来又去。

只在藕花深处。风兜宝扇流萤。中间不隔帘旌。

照见麸金衫子,一丸凉月初生。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摸鱼子.家仲甫丈宴黄韵甫大令于湖上,即赋赠并送归海盐。韵甫惊才绝艳,所著帝女花、鸳鸯镜、桃溪雪各种传奇,盛行于时。曾在皖中李霭如方伯幕府,擘笺赌句,剪烛传歌,殆无虚日,今方伯溘逝,时变日亟,大江南北满目烽尘,殊有萧瑟江关之慨矣

放花桡、晓峰横黛,晴波摇曳烟柳。

南湖未抵西湖好。况是采莼时候。杯在手。

叹曲谱,轮袍空把才名绣。萍游倦否。

惯京国垂鞭,沧江洗砚,词恨老黄九。

山阳路,戎幕悲凉感旧。高歌频击铜斗。

杂花满树裙莺乱,归梦已浓于酒。春渐瘦。

料送得、春归早是人归后。离亭话久。

问夜火沙河,残阳鱼市,此去几回首。

形式: 词牌: 摸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