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子.家仲甫丈宴黄韵甫大令于湖上,即赋赠并送归海盐。韵甫惊才绝艳,所著帝女花、鸳鸯镜、桃溪雪各种传奇,盛行于时。曾在皖中李霭如方伯幕府,擘笺赌句,剪烛传歌,殆无虚日,今方伯溘逝,时变日亟,大江南北满目烽尘,殊有萧瑟江关之慨矣

放花桡、晓峰横黛,晴波摇曳烟柳。

南湖未抵西湖好。况是采莼时候。杯在手。

叹曲谱,轮袍空把才名绣。萍游倦否。

惯京国垂鞭,沧江洗砚,词恨老黄九。

山阳路,戎幕悲凉感旧。高歌频击铜斗。

杂花满树裙莺乱,归梦已浓于酒。春渐瘦。

料送得、春归早是人归后。离亭话久。

问夜火沙河,残阳鱼市,此去几回首。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鉴赏

这首《摸鱼子》由清代诗人张景祁创作,为赠别之作,情感深沉,意境悠远。词中描绘了湖上春光与离别之情,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词的开头以“放花桡、晓峰横黛,晴波摇曳烟柳”描绘出一幅清晨湖面上的美景,晨光初照,山色如黛,水面波光粼粼,烟柳轻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接着点明地点为南湖,但作者认为西湖更胜一筹,并且此时正值采莼的好时节,引出宴饮的情境。

“杯在手。叹曲谱,轮袍空把才名绣。”这一句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易逝、才华难以持久的感慨。接下来,“萍游倦否。惯京国垂鞭,沧江洗砚,词恨老黄九。”通过比喻,将友人比作随波逐流的浮萍,表达了对友人漂泊不定生活的关切,以及对友人在京城生活、在江边磨砺文笔的回忆,同时暗含着对友人年岁渐长、才华渐老的惋惜。

“山阳路,戎幕悲凉感旧。高歌频击铜斗。”这里提到山阳路,可能是指友人过往的经历或回忆,通过“悲凉感旧”表达了一种怀旧的情绪。接下来的“杂花满树裙莺乱,归梦已浓于酒。”描绘了春日花树繁茂、鸟语花香的景象,同时以“归梦已浓于酒”表达了对友人即将离去的不舍和对相聚时光的怀念。

最后,“春渐瘦。料送得、春归早是人归后。离亭话久。问夜火沙河,残阳鱼市,此去几回首。”表达了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感慨,预示着友人离开后,自己将更加思念。离亭话别,夜色中的沙河、残阳下的鱼市,都成了分别后的回忆,暗示着未来再见的不易,充满了离别的哀愁。

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和细腻的笔触。

收录诗词(137)

张景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左钺,又号新蘅主人。同治十三年(公元一八七四年)进士。曾任福安、连江等地知县。晚年渡海去台湾,宦游淡水、基隆等地。工诗词。历经世变,多感伤之音,作品贴近时代,有许多叙事咏史之作。有《新蘅词》、《蘩圃集》、《研雅堂诗、文、骈体文》等

  • 字:蘩甫
  • 号:韵梅(一作蕴梅)
  • 籍贯:浙江钱塘(今杭州)
  • 生卒年:1827-?

相关古诗词

倦寻芳.次韵黄韵甫大令春日过竹素园

埽花甃古,扶柳亭欹,销减吟兴。

杏煖饧香,都付玉箫吹冷。

尘幕已迷归燕梦,绿波不照惊鸿影。

怕凭栏,又蹉跎过了,艳阳芳景。

念十载、吴霜点鬓,侧帽闻歌,前时重省。

醉倚金鞭,零落翠钿谁剩。

门外莺声如报客,乱红堆满来时径。

莫句留,渐沙堤、月明人静。

形式: 词牌: 倦寻芳

点绛唇

浩荡鸥边,四山深黑明渔火。水亭凉锁。

一笛秋心破。棹入菰蒲,扑面青虫堕。船唇坐。

雨丝吹过。花气冥濛簸。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夜行船

忽放湖光天宇阔。渐吹开、万峰云叶。

萍底鱼惊,芦根萤敛,飞起澹黄烟月。

金镜才圆旋又缺。料姮娥、替人愁绝。

珠泪凝绡,元霜堕杵,不管玉弦弹折。

形式: 词牌: 夜行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