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郭

出郭随吾适,人家杜曲边。

溪流萦去马,山路入鸣蝉。

禾黍殷秋作,茅茨足昼眠。

可能祛物役,归买汶阳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出城后所见之景,充满了田园牧歌式的宁静与和谐。首句“出郭随吾适”,开篇即透露出一种随性而行的态度,仿佛诗人漫步于自然之中,不受拘束。接着,“人家杜曲边”一句,点明了地点,杜曲之地,自古便是文人墨客笔下的理想栖息地,此处以“人家”二字,不仅描绘了村落的景象,也暗示了生活的安逸与和谐。

“溪流萦去马,山路入鸣蝉”两句,通过动态与声音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生机。溪水蜿蜒曲折,伴随着行进的马匹,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山路两旁,蝉鸣不绝,既是夏日特有的音符,也是大自然生命力的象征。这两句诗,动静结合,声色并茂,将读者带入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中。

“禾黍殷秋作,茅茨足昼眠”则转向对季节与生活的描述。秋天,稻谷与黍子丰收,一片金黄,象征着收获与富足;而简陋的茅屋,却足以让人在白天得到休息与安宁。这两句诗,既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简单生活态度的推崇,体现了诗人对物质与精神双重满足的追求。

最后,“可能祛物役,归买汶阳田”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世俗束缚,回归自然的愿望。汶阳田,作为古代理想中的田园,成为了诗人理想生活状态的象征。这不仅是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更是对心灵自由的追求,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家园的高远志趣。

综上所述,这首《出郭》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田园风光图,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精神世界的深刻探索。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张氏园亭

辟疆开别业,载酒雨中看。

亭敞千花瞑,楼空万竹寒。

呼童携枕簟,劝客解衣冠。

宿我山窗下,听诗坐夜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碧云寺禅房

佛土秋逾净,花台夜复香。

一灯醒梦幻,孤磬散清凉。

月上梵轮满,湖开天镜光。

新诗分妙偈,病客对空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早春元美公实访茂秦华严精舍同赋

招提多病客,拥褐世间情。

法自传灯得,诗先卓锡成。

年光云树丽,春昼雨花明。

若许东林住,还携漉酒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十四夜同王徐宗梁四君子集灵济宫(其一)

爱此壶中约,人皆曼倩才。

华灯悬日月,仙树接蓬莱。

青鸟衔诗去,金貂换酒回。

明宵祠太乙,方士汉宫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