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翠螺山偕顾文子

兹山可游无暇日,三五今始同招携。

草间得路至绝壁,天半有风吹客衣。

六朝重镇一巨石,九派悬溜当巉矶。

江山我辈不相识,好放硬笔悬崖题。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登翠螺山偕顾文子》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顾文子一同游览翠螺山的场景,展现了登山过程中的自然景观和内心情感。

首句“兹山可游无暇日,三五今始同招携”表达了诗人对翠螺山美景的向往已久,终于在某次偶然的机会得以与友人一同前往。接下来“草间得路至绝壁,天半有风吹客衣”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登山途中穿越草丛,攀爬至陡峭绝壁的情景,同时借风动衣裳之景,渲染出登山的艰难与刺激。

“六朝重镇一巨石,九派悬溜当巉矶”则进一步展示了翠螺山的地理特征,巨石屹立,水流从高处倾泻而下,形成壮观景象。此处不仅描绘了自然风光,也暗含历史的厚重感,将翠螺山与古代六朝时期的军事要塞相联系,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

最后,“江山我辈不相识,好放硬笔悬崖题”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如此壮丽的山水之间,虽是初次相遇,却仿佛找到了知音,于是决定留下自己的印记,以硬笔在悬崖上题字,以此纪念这次难忘的旅程。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是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友情的珍惜,同时也蕴含着对历史的追忆与思考,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忆徐逊斋滇南

黟山插天练水清,此间那得犹宦情。

送公江上拂衣去,南云万里天空青。

冉駹大酋从问字,洱水老龙来听经。

桑榆万事堪不朽,坐令远徼开文明。

我胡不乐梁园行,昔时彩笔今无灵。

落魄弥思受恩处,此身祇合随鸿冥。

昨宵魂梦到公侧,玉案山头斸茯苓。

形式: 古风

对月咏怀

来时梅花点行骖,桐阴萋翳今满檐。

堂堂岁月背人驶,对此清夜能无惭。

读书击剑好身手,野性束缚难为堪。

文冠越客古所叹,监厨借面生未谙。

风前凄亮折杨曲,梦中宛转随湘帆。

豪吟狂赏不几日,岂意造化嗔吾贪。

飘萧舞袖动中宿,憁恫酒悲生半酣。

后人笑我太寂寂,我谢此固非吾甘。

江山主人五湖长,年命可待何容谦。

唾壶击缺月落去,静听城鼓挝过三。

形式: 古风

十六夜

曳革寻吟万绿中,霏烟叆月共长空。

四围冷合山岚气,一片腥吹草木风。

爱听归鸿催灭烛,似闻宿鸟诉惊弓。

苦哦动辄兼长夜,燕蝠休争口角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夜坐写怀

白日长吁静夜歌,飞扬慷慨欲如何。

四休愿祇饱休足,三上吟偏枕上多。

相对无猜惟酒盏,等闲难著是渔蓑。

作诗辛苦谁传此,一卷空宵手自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