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夕眺

城上高峰带晚烟,峰头石阁启秋筵。

空岩雨色寒相入,曲洞松枝静可怜。

落日千帆飞鸟外,浮云万壑酒杯前。

辽阳烽火何时断,醉眼愁心望远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西山夕眺》描绘了夕阳下西山的壮丽景色与诗人深沉的情感。首句“城上高峰带晚烟”,以“带晚烟”三字巧妙地勾勒出傍晚时分,山峰与烟霭交融的朦胧美,为整幅画面铺垫了柔和的背景。接着,“峰头石阁启秋筵”一句,将视线引向山巅的石阁,仿佛在邀请人们在此享受秋日的盛宴,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充满期待的氛围。

“空岩雨色寒相入,曲洞松枝静可怜”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环境的幽静与清冷,空岩与雨色相互渗透,展现出一种自然界的和谐之美;而曲洞中的松枝静立,更添了几分雅致与怜爱之情,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呼吸与心跳。

“落日千帆飞鸟外,浮云万壑酒杯前”则将视角拉远,描绘了一幅落日余晖中,千帆竞发、飞鸟翱翔的壮观景象,与近处的石阁、松枝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大自然的广阔与丰富。同时,这句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宽广与豁达,即使面对生活的起伏,也能以酒杯前的从容姿态,欣赏眼前的美景。

最后,“辽阳烽火何时断,醉眼愁心望远天”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战事的关切与忧虑,以及在美景面前难以抑制的愁绪。通过“醉眼”一词,不仅体现了诗人借酒浇愁的情态,也暗含了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逃避。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融入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展现了明末文人特有的忧国忧民情怀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南池水亭

池上亭台卜筑深,石桥西畔万峰阴。

流来曲水回通岸,栽就新松稍作林。

天杪云霞时隐见,镜中鱼鸟共浮沉。

閒心未欲酬渔父,落日沧浪静自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夏日东园方胥成小集

五月虚亭载酒过,疏林高树晚凉多。

驯将鹤子閒能舞,飞出莺雏小解歌。

城上斜风吹暮雨,洞门白石长春萝。

炎天远道君何往,且醉花前金叵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石楼新雨

谷城峰下晚霞沉,黄石楼头暮雨深。

正见氤氲生远岫,旋看飒沓满平林。

朝廷可下捐珠诏,田野空为种豆吟。

纵获西成民已困,只应重雨栎阳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送思修上人南游

花前别思重凄然,秋色迢迢望远天。

结夏久栖祇苑树,逢秋又上越江船。

衣冠到处成莲社,云水何方款梵筵。

总是禅心无去住,可教清梦及林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