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五日竞渡

且往观乎,阊门外、今朝水戏。

见两两、灵丝艾虎,钗头纷缀。

旧俗吴中犹未改,习流人斗鱼龙技。

看綵云、一派锁清濠,波如沸。流览罢,心犹悸。

凭吊处,情难已。向风前酾酒,何妨沉醉。

千古三闾同一哭,江潭不少人憔悴。

待为书、重续贾长沙,投湘水。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鉴赏

这首《满江红·五日竞渡》是清代词人彭孙遹所作,描绘了端午节时人们在阊门外进行龙舟竞渡的热闹场景,充满了浓厚的民俗风情和历史韵味。

词的开篇“且往观乎,阊门外、今朝水戏”,以邀请的姿态引出端午节龙舟赛的盛况,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热闹非凡的现场。接下来“见两两、灵丝艾虎,钗头纷缀”一句,生动地描绘了龙舟上装饰着灵巧的丝线与艾虎,以及女子头饰上的装饰,展现了节日的喜庆氛围。

“旧俗吴中犹未改,习流人斗鱼龙技”则点明了这一习俗自古以来就在江南地区流传,人们通过竞渡龙舟来展示技艺,体现了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延续。接着“看彩云、一派锁清濠,波如沸”一句,以比喻的手法描绘了龙舟比赛时水面波光粼粼,如同彩云般美丽,场面热烈而壮观。

“流览罢,心犹悸。凭吊处,情难已”表达了观者对这场盛会的震撼与感动,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之情。“向风前酾酒,何妨沉醉”则是词人借酒抒情,表达了对端午节传统习俗的热爱与沉浸其中的情感。

最后,“千古三闾同一哭,江潭不少人憔悴。待为书、重续贾长沙,投湘水”一句,不仅提到了屈原这一历史人物,表达了对屈原的哀思,也暗示了词人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继续传承和发扬端午节的文化精神,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端午节龙舟竞渡的盛况,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情厚意,是一首富有情感与文化内涵的佳作。

收录诗词(237)

彭孙遹(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 字:骏孙
  • 号:羡门
  • 籍贯:又号金粟山
  • 生卒年:yù)(1631—1700

相关古诗词

惜秋华.秋怨

才入新秋,早麝㡠慵开,莺簧倦炙。

孤影谁怜,银釭几度羞剔。

乌丝小字看看淡,好似赚人鱼墨。愁寂。

水晶帘捲,见旧时月色。枉自寻消息。

恨馀香断素,偏有无穷忆。

谁把病,容扶起,纷纭朱碧。

便将万斛沧波,移来比似鲛珠滴。终夕。

也只得、两番潮汐。

形式: 词牌: 惜秋华

凤凰台上忆吹箫.和漱玉词同阮亭作

宝鸭抛烟,寒螀泣露,兰桡催发湖头。

正银河清浅,残月如钩。

多少情悰欲说,知无奈、则索行休。

纱窗静,几株疏柳,一片清秋。堪忧。

个人何处,那衣香手粉,髣髴还留。

忆旧年此夜,花压层楼。

静对金波似水,桃笙上、隐隐回眸。

伤心处,依然花月,添却离愁。

形式: 词牌: 凤凰台上忆吹箫

凤凰台上忆吹箫.闰七夕咏牛女

晓露招凉,秋梧益叶,双星低映清宵。

想天潢再驾,绮节重邀。

翠鹊仙翎未满,又河边、催唤填桥。

迎车罢,虹川波委,月幕香飘。迢迢。

灵辰相望,早一年两度,邂逅云霄。

笑孤明宝婺,独处珠匏。

休问故人机素,怕龙梭、一月长抛。

愿从此,金章玉蔀,只闰今朝。

形式: 词牌: 凤凰台上忆吹箫

水调歌头.次韵答家兄仲谋

去年分手处,萧寺古钟楼。

缥缈霜天孤雁,惊破一行秋。

二十四桥烟月,一百五朝风雨,憔悴少年游。

故乡渺无际,目断不胜愁。吴天角,楚江尾,越山头。

不如从此归去,挥手弄鱼钩。

纵有长安同学,谁问行吟泽畔,五月有披裘。

湖山春未老,去去莫淹留。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