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崔十三侍御登玉垒山思故园见寄

玉垒天晴望,诸峰尽觉低。

故园江树北,斜日巅云西。

旷野看人小,长空共鸟齐。

高山徒仰止,不得日攀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晴朗时在玉垒山远眺,群峰都显得低矮了。
故乡的江边树木向北依稀可见,夕阳西下,山顶云层相接。
在广阔的原野上,人显得格外渺小,与天空中的鸟儿齐飞。
虽然我仰望着这巍峨的高山,却无法每日攀登上去。

注释

玉垒:地名,指玉垒山,位于四川汶川县境。
诸峰:众多的山峰。
尽觉低:都显得低矮。
故园:故乡。
江树北:江边的树木朝向北方。
斜日:夕阳。
巅云:山顶上的云。
西:方位词,西方。
旷野:广阔的野外。
看人小:人看起来很小。
长空:辽阔的天空。
共鸟齐:与鸟儿飞得一样高。
高山:巍峨的山。
徒仰止:只能仰望而无法接近。
不得:不能。
日攀跻:每天去攀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晰的自然景观和深沉的情感体验。"玉垒天晴望,诸峰尽觉低"表达了诗人站在玉垒山上,在晴朗的天气中远眺时,对周围山峰的俯视与主观体验。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玉垒山的高峻和诗人的心境之高。

接着,"故园江树北,斜日巅云西"透露出诗人思念远方故土的情怀。"故园"二字蕴含深情,而"江树"则勾勒出故乡的自然景观。"斜日"和"巅云"共同营造了一种落日余晖中的悠长意境。

第三句"旷野看人小,长空共鸟齐"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感与对宇宙的敬畏之情。"旷野"给人以广阔无垠的感觉,而"看人小"则是从宏观角度出发,对个人渺小的体认。"长空共鸟齐"则在视觉上将诗人的孤独与自然融为一体,传达了超脱尘世的意境。

最后两句"高山徒仰止,不得日攀跻"表达了诗人面对高山,无论是肉身还是精神,都无法完全企及山巅,只能停留在仰望之中。这既是自然景观给予的震撼,也是内心世界深处的无奈与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笔法,更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深沉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395)

岑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籍贯:南阳
  • 生卒年:约715-770年

相关古诗词

暮春虢州东亭送李司马归扶风别庐

柳亸莺娇花复殷,红亭绿酒送君还。

到来函谷愁中月,归去磻溪梦里山。

帘前春色应须惜,世上浮名好是闲。

西望乡关肠欲断,对君衫袖泪痕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暮秋会严京兆后厅竹斋

京兆小斋宽,公庭半药阑。

瓯香茶色嫩,窗冷竹声乾。

盛德中朝贵,清风画省寒。

能将吏部镜,照取寸心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虢州西亭陪端公宴集

红亭出鸟外,骏马系云端。

万岭窗前睥,千家肘底看。

开瓶酒色嫩,踏地叶声乾。

为逼霜台使,重裘也觉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虢州卧疾喜刘判官相过水亭

卧疾尝晏起,朝来头未梳。

见君胜服药,清话病能除。

低柳共系马,小池堪钓鱼。

观棋不觉暝,月出水亭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