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州西亭陪端公宴集

红亭出鸟外,骏马系云端。

万岭窗前睥,千家肘底看。

开瓶酒色嫩,踏地叶声乾。

为逼霜台使,重裘也觉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红亭矗立在飞鸟之外,骏马仿佛系于云层之间。
万千山岭如同在窗前展开,无数人家好似俯瞰于肘下。
打开酒瓶,酒色清新柔嫩,踩在地上,落叶声干脆干燥。
为了迎接尊贵的朝廷使者,即便穿着厚重的皮衣也感到寒冷。

注释

红亭:红色的亭子,指代高雅或远离尘嚣的地方。
鸟外:飞鸟飞行的高度之外,形容位置极高。
骏马:优良的马,常象征高贵或迅捷。
云端:云中,极言其高或虚幻。
万岭:形容极多的山岭。
睥:斜视,此指从高处远望。
千家:形容众多的住户。
肘底:比喻非常近的地方,此处形容视野广阔,一切尽收眼底。
开瓶:打开酒瓶。
酒色嫩:形容酒色清亮柔和,如同新酿。
踏地:踩在地上。
叶声乾:落叶干燥,踩上去声音干脆。
逼霜台使:接近或迎接高级别的朝廷使者,'霜台'喻指朝廷,因其高洁如霜。
重裘:厚重的皮衣,指穿着保暖的衣物。
也觉寒:即便是这样也感觉到了寒冷,强调天气之冷或内心的敬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红亭举行的宴集景象。开篇“红亭出鸟外,骏马系云端”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了宴会地点之美丽与高峻,红亭如同一幅画一般从翩翩飞舞的鸟儿中凸显出来,而骏马则被系在云端,形象地展示了宴集的豪华气派。

“万岭窗前睥,千家肘底看”两句则描绘了宴会的壮观景象。宴席设在高处,可以俯瞰万山之巅,而宾客们则舒适地倚靠在肘墩上观赏周围美丽的风光。

“开瓶酒色嫩,踏地叶声乾”两句通过对饮酒与落叶声音的描述,传达了宴集的温馨和秋天的宁静。酒色的嫩滑象征着宴会上的欢愉气氛,而干枯的落叶声音则增加了一份秋意。

最后,“为逼霜台使,重裘也觉寒”两句表达了即便是在这样一个温馨的宴集中,也难以避免初冬的寒冷。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穿着厚重衣物仍感到寒意,传递了一种不舍和对即将到来的严冬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宴会气氛的捕捉,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寒冷季节即将到来的一种预感,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忧伤。

收录诗词(395)

岑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籍贯:南阳
  • 生卒年:约715-770年

相关古诗词

虢州卧疾喜刘判官相过水亭

卧疾尝晏起,朝来头未梳。

见君胜服药,清话病能除。

低柳共系马,小池堪钓鱼。

观棋不觉暝,月出水亭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虢州南池候严中丞不至

池上日相待,知君殊未回。

徒教柳叶长,漫使梨花开。

驷马去不见,双鱼空往来。

思想不解说,孤负舟中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虢州送天平何丞入京市马

关树晚苍苍,长安近夕阳。

回风醒别酒,细雨湿行装。

习战边尘黑,防秋塞草黄。

知君市骏马,不是学燕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虢州酬辛侍御见赠

门柳叶已大,春花今复阑。

鬓毛方二色,愁绪日千端。

夫子屡新命,鄙夫仍旧官。

相思难见面,时展尺书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