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中杂兴十首以丈夫贵壮健惨戚非朱颜为韵(其七)

去国己酉冬,忽见十颁历。

衰残口两齿,困阨家四壁。

时看溪云生,饱听檐雨滴。

悠然度寒暑,何处著欣戚。

幽人岂知我,月夕闻吹笛。

何当五百岁,相与摩铜狄。

形式: 古风 押[锡]韵

翻译

离开国家那年冬天,忽然看到颁行的新历。
衰老的身体只剩两颗牙齿,困苦的生活家徒四壁。
时常欣赏溪边云起,满足地聆听屋檐雨滴声。
悠闲地度过寒来暑往,哪里还会有忧喜之情。
隐士怎会了解我,只在月夜听到竹笛声。
何时能活到五百岁,一起赏玩铜狄这样的古器。

注释

去国:离开国家。
己酉:干支纪年中的一个组合,代表具体年份。
十颁历:当时朝廷颁布的历法。
衰残:形容衰老体弱。
困阨:困顿艰难。
溪云:山间溪流上的云雾。
檐雨:屋檐下的雨水。
悠然:悠闲自在。
欣戚:喜悦和悲伤。
幽人:隐居的人。
月夕:月夜。
吹笛:吹奏笛子。
五百岁:长寿的象征,此处可能表达长寿的愿望。
摩铜狄:摩挲铜狄,意指把玩古器,可能象征着闲适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斋中杂兴十首》之一,以"丈夫贵壮健,惨戚非朱颜"为主题,表达了诗人晚年的生活境况和心境。首句"去国己酉冬"点明了时间,诗人远离朝廷,时值冬季。接下来的"忽见十颁历"暗示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衰残口两齿,困阨家四壁"描绘了他年老体衰、家境贫寒的现状。

"时看溪云生,饱听檐雨滴"两句通过自然景象,展现出诗人闲适恬淡的生活态度,尽管身处困境,却能安然度过。"悠然度寒暑,何处著欣戚"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不被外界的喜怒哀乐所左右。

最后两句"幽人岂知我,月夕闻吹笛"以"幽人"自比,表达出孤独但超脱的情感,月夜笛声更增添了寂寥之意。尾联"何当五百岁,相与摩铜狄"则寄寓了诗人对长寿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希望能与世无争,共享宁静岁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晚年的生活画面,展现了其坚韧的人生态度和对平静生活的渴望。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斋中杂题四首(其四)

西窗日过中,饥坐生眼花。

援笔课小诗,墨燥字倾斜。

须臾忽满纸,翩翩若风鸦。

虽无古人法,简拙自一家。

乃知雨漏壁,未愧锥画沙。

俄报豆饭熟,投笔喜莫涯。

呼童拾涧薪,试我家山茶。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斋中杂题四首(其三)

书生每苦饥,得饭已可贺。

黄齑三百瓮,自是天所破。

有时尚不继,得米无暇簸。

昨者雪塞门,烟绝但僵卧。

虽云迫沟壑,老学不敢惰。

夜分唤邻翁,我歌尔当和。

形式: 古风 押[个]韵

斋中杂题四首(其一)

湖水日益长,柳色日益深。

好鸟西山来,飞鸣过前林。

年华挽不留,陈迹旷难寻。

花开少共赏,酒熟惟孤斟。

王谢今编氓,曲水空山阴。

一樽欲吊古,已矣予何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斋中杂题四首(其二)

屯云失南山,三日吹细雨。

岁月不贷人,蛙声遽如许。

一年复一年,老至不可禦。

下湿病在脾,馀息仅如缕。

枯皮裹瘦骨,半属松下土。

屋坏要当颠,安能强撑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