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谢锡勋的《和濮姬香畹芝兰叹》描绘了一幅湘桥边的生活画面,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首句“湘桥多明月”展现了湘桥夜晚明亮的月色,给人宁静而神秘的感觉。次句“鳄渡易秋风”则暗示了环境的变迁与生活的艰辛,鳄渡可能是指河流险恶之处,秋风则寓意着时光的流转。
“风月结为邻,妾居在其中”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以及主人公濮姬身处其中的孤独与坚韧。接下来,“妾居本无定,浮家在六篷”描述了濮姬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以六篷舟为家,生活动荡。
“有时学摇橹,无事理钓筒”进一步刻画了她的日常生活,既有劳作的辛劳,也有闲暇时的垂钓,生活虽然简单,却充满诗意。然而,“阿母弃妾身,坠入烟花丛”揭示了她不幸的身世,被母亲遗弃后被迫进入烟花之地。
最后两句“香兰同从草,宣父恨无穷”以香兰自比,表达出主人公如同兰花般高洁的品格,以及对命运不公的深深哀怨,引用孔子(宣父)的典故,寄寓了对濮姬遭遇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描绘人物的生活细节和内心世界,展现了主人公的坚韧与无奈,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