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在堂中即事(其二)

有意林泉自得,忘机鱼鸟相和。

八千里外藏迹,一勺堂中啸歌。

形式: 六言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情境。"有意林泉自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追求,他有意沉浸于宁静的山林之中,享受内心的满足和平静。"忘机鱼鸟相和"进一步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诗人忘却世俗机心,与鱼鸟为伴,感受到生活的自在与乐趣。

"八千里外藏迹"暗示诗人远离尘世的纷扰,隐居之地偏远而幽深,他的行踪仿佛被八千里之外的距离所隐藏。"一勺堂中啸歌"则描绘出诗人独自在简朴的堂舍中放声歌唱,表达内心的豪情与自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写实与象征相结合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向往的隐逸生活,以及对自然与心灵自由的深深热爱。郭之奇以明快的语言,传达了他对理想生活的独特见解和追求。

收录诗词(1872)

郭之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 字:仲常
  • 号:菽子
  •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 生卒年:1607年-1662年

相关古诗词

宛在堂中即事(其三)

回首风尘暂息,考槃寤寐相甘。

试看云物如昨,始信劳人太憨。

形式: 六言诗 押[覃]韵

宛在堂中即事(其四)

东山随地堪作,人境结庐未喧。

苔径孤宜折屐,荆篱自止高轩。

形式: 六言诗 押[元]韵

宛在堂中即事(其五)

数卷图书作主,三春花鸟为邻。

其馀无复长物,此内况容俗人。

形式: 六言诗 押[真]韵

宛在堂中即事二十首(其六)

在水之中构室,开窗于此高眠。

何知汉与魏晋,自谓无忧葛天。

形式: 六言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