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日四首(其二)

腊云寒不动,残岁转萧条。

雪意千山静,天形一雁高。

冰留檐旧滴,红到杏新梢。

寂寞群儿笑,因文更解嘲。

形式: 五言律诗

翻译

腊月的云层寒冷而凝滞,年终的气氛愈发凄清。
大雪将至,千山万岭一片寂静,只有一只孤雁高飞在天际。
冰凌挂在屋檐,旧时的滴水痕迹依然可见,红梅已悄然绽放在新枝头。
孩子们在寂寞中欢笑,他们的笑声因这首诗而增添了几分嘲讽之意。

注释

腊云:冬季的阴云。
寒不动:寒冷而凝固不动。
残岁:年终。
转萧条:变得凄凉。
雪意:预示着雪的意境。
千山静:千山万岭寂静无声。
天形:天空的形态。
一雁高:一只孤雁高飞。
冰留檐:冰凌留在屋檐。
旧滴:旧时的滴水痕迹。
红:红色的梅花。
寂寞:孤独寂寞。
群儿笑:孩子们的笑声。
因文:因为这首诗。
解嘲:以嘲笑回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冬景象,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受,展现了诗人特有的情怀。开篇“腊云寒不动,残岁转萧条”,设定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伤的情境,腊云即将过去年的云气,未有变化,但年华却在无声中流逝,呈现出时间流转的感慨。

接着“雪意千山静,天形一雁高”则更加深化了这种宁静而孤独的情绪。雪覆盖了千山,使得万物归于沉寂,而那一只高飞的雁,更显出一种超然世外的孤傲。

“冰留檐旧滴,红到杏新梢”细腻地描摹了冬日景致。屋檐下的冰挂依旧在那里滴落,而杏树上则有了新的红色,这是时间流逝与生机勃发的对比。

最后“寂寞群儿笑, 因文更解嘲”,诗人通过观察孩童的欢笑,感受到了一种生命力与希望。即便是在深冬的萧条气氛中,也有孩童的笑声穿插其间,而这种对文学的热爱,更是让诗人感到慰藉。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丰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更迭、生命力与希望并存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腊日四首(其一)

今日何妍暖,青春亦不迟。

竹寻穿地笋,梅有犯寒枝。

云物晴无事,禽鱼暖自私。

芳菲行满眼,准拟报愁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腊日晚步

喜觉阳和近,山园策杖行。

草应知地暖,柳欲向人轻。

残雪通春信,鸣禽报晓晴。

田闾未成计,搔首向春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腊月书事

荆棘连昌路,珠玑久化尘。

青山飞白鸟,野水渡行人。

寂寂繁华尽,悠悠草木春。

人间有兴废,何事独伤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落日

落日西风急,空山客独惊。

夕云寒不动,秋水暮多声。

粟厌周人饭,莼思故国羹。

南飞有征雁,羡尔羽毛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