栈踏猿声暮,江看剑影秋。

僧老白云上,磬寒高鸟边。

心已同猿狖,不闻人是非。

行人渡流水,白马入前山。

秋深雪满黄金塞,夜夜鸿声入汉阳。

形式:

翻译

黄昏时分,踏着栈道上的猿猴叫声,江面映照出秋日剑光摇曳。
老僧在白云缭绕的山头,寒磬声在高飞的鸟儿旁边回荡。
我的心境如同猿猴般自由,不再关心人间的是非纷争。
行者穿越流水,骑着白马消失在前方的山峦之中。
秋意渐浓,雪覆盖了金黄的边塞,每晚都能听到大雁南飞到汉阳的声音。

注释

栈:山路的木板。
猿声:猿猴的叫声。
暮:傍晚。
剑影:剑的影子。
秋:秋季。
僧:和尚。
白云:白色的云彩。
磬:寺庙里的敲击乐器。
寒:寒冷。
高鸟:高飞的鸟。
心已同猿狖:心境如猿猴般自由。
是非:人间的是非。
行人:行者,步行的人。
白马:白色的马。
前山:前方的山。
秋深:深秋。
雪满:覆盖着雪。
黄金塞:泛黄的边塞。
夜夜:每晚。
鸿声:大雁的叫声。
汉阳:地名,在长江北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栈踏猿声暮,江看剑影秋"两句,通过猿啼和剑光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寒意的秋景。

"僧老白云上,磬寒高鸟边",则是诗人对隐逸生活的一种向往。诗中的“栈”可能指的是山路上的踏脚石,“猿声”则是山林中猿啼的声音;“剑影”则可能象征着清晰而又坚定的心志;“僧老白云上”,则是对隐逸生活的一种向往,诗人希望能够像僧人一样,远离尘世,在白云之上找到心灵的宁静。

"磬寒高鸟边"一句,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深切感受和对超脱红尘的渴望。磬是一种打磨剑器的石头,形容环境的寂寥与严寒。

"心已同猿狖,不闻人是非"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然,已经达到一种不为世俗喧哗所动的境界。

接下来的"行人渡流水,白马入前山"则描绘了一种继续向深山更远处探求的行动。这里的“行人”可能是诗人自己,他选择了一种孤独的旅程,以寻找心灵的净土。

最后两句"秋深雪满黄金塞,夜夜鸿声入汉阳"则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时间流逝和空间辽阔。黄金塞可能是指边疆某处,由于秋季已深,故有雪;而“夜夜鸿声入汉阳”,则是对远方归鸟鸣叫声音的描写,这里的“汉阳”可能是地名,也可能是泛指。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林秋景的细腻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超脱世俗纷争的心境。

收录诗词(7)

潘咸(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下第归宜春酬黄颇饯别

圣代澄清雨露均,独怀惆怅出咸秦。

承明未荐相如赋,故国犹惭季子贫。

御苑钟声临远水,都门树色背行尘。

一从此地曾携手,益羡江头桃李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赠葛氏小娘子

曾闻仙子住天台,欲结灵姻愧短才。

若许随君洞中住,不同刘阮却归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答复礼禅师《真妄偈》

迷真妄念生,悟真妄即止。

能迷非常迷,安得长相似。

从来未曾悟,故说妄无始。

知妄本自真,方是恒妙理。

分别心未忘,何由出生死。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山居

柏树松阴覆竹斋,罢烧药灶纵高怀。

世间应少山间景,云绕青松水绕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