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登千峰榭

只道文书无了日,也能摆拨上层台。

窗明山雪暮方作,露白野梅寒未开。

老病真惭天下士,穷愁强覆掌中杯。

儿曹莫怪凭阑久,得句何妨秉烛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只以为读书的日子无穷尽,也能登上人生的高峰。
窗户明亮,傍晚的山雪开始落下,野外的梅花因寒冷还未开放。
年迈多病,我深感愧对天下贤士,身处困厄仍勉强举杯消愁。
孩子们不要责怪我长久倚栏,能写出好句,哪怕秉烛夜游又有何妨。

注释

只道:只以为。
文书:读书。
无了日:无穷尽。
也能:也能。
摆拨:登上。
上层台:人生的高峰。
窗明:窗户明亮。
山雪:山上的雪。
暮方作:傍晚开始落下。
露白:露水变白。
野梅:野外的梅花。
寒未开:因寒冷还未开放。
老病:年迈多病。
真惭:深感愧对。
天下士:天下贤士。
穷愁:困厄。
强覆:勉强举。
掌中杯:手中的杯子。
儿曹:孩子们。
莫怪:不要责怪。
凭阑久:长久倚栏。
得句:写出好句。
何妨:又何妨。
秉烛回:秉烛夜游。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晚登千峰榭》,描绘了诗人在晚上的登高所见和内心感受。首句“只道文书无了日”表达了诗人对日常事务的繁忙和文书工作的持久,而“也能摆拨上层台”则暗示他即使忙碌,仍能抽身登高,寻求片刻的宁静。

“窗明山雪暮方作”描绘了窗外的景象,山上的雪在傍晚时分开始显现,显得明亮而静谧,与“露白野梅寒未开”形成对比,野梅虽然还未因寒露而开放,但其坚韧的品格暗寓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

“老病真惭天下士”流露出诗人对自己年迈体衰的感慨,以及对未能更好地履行士人职责的自责,而“穷愁强覆掌中杯”则通过举杯消愁,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的无奈和自我慰藉。

最后两句“儿曹莫怪凭阑久,得句何妨秉烛回”则是诗人对周围人的劝慰,让他们不必惊讶自己长久地倚栏远眺,只要有佳句涌现,哪怕夜深也值得持烛而归,体现了他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执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生活的感慨,又有对艺术的追求,展现了陆游独特的个人风格和人生哲理。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晚登望云二首(其一)

一出修门又十年,辈流多已珥金蝉。

衰如蠹叶秋先觉,愁似鳏鱼夜不眠。

辇路疏槐迎驾处,苑城残日泛湖天。

君恩未报身今老,徙倚危楼一泫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晚登望云二首(其二)

晚来烟雨暗江干,烽火遥传画角残。

看镜功名空自许,上楼怀抱若为宽。

青枫摇落新秋令,白发凄凉旧史官。

饱见少年轻宿士,可怜随处强追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晚登横溪阁二首(其一)

楼鼓声中日又斜,凭高愈觉在天涯。

空桑客土生秋草,野渡虚舟集晚鸦。

瘴雾不开连六诏,俚歌相荅带三巴。

故乡可望应添泪,莫恨云山万叠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晚霁二首(其一)

雨断檐馀滴,云疏日漏明。

人其如积潦,天自活疲氓。

溪碓舂香稻,霜丛剪绿橙。

书生久愁卧,作意赋新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